首页宏观

如何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专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绿色化和智能化
彭建国建议,未来,要坚持绿色化和智能化两个方向,依靠改革和创新两大动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通过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提升企业内生动力,通过国有+民营混改,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整合各种资源,加速绿色、智能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有效推动新格局的构建和发展。

国办发文!保障性租赁住房再获土地、资金等政策支持,变相销售、骗取优惠将被打击
此次的《意见》是半年内第三个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重磅政策,不仅体现了财税支持,更出台了土地、资金、金融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PMI超预期扩张信号:经济稳定复苏,小企业增长明显
6月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9%、53.5%和52.9%,比上月回落0.1、1.7和1.3个百分点,但均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经济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中国经济常态化进程加快 专家预计上半年GDP达12.3%
“在经济复苏和基数效应的双重作用下,2021年的宏观指标会全面走高,我们预计上半年实际GDP增速会达到12.3%,全年实际GDP增速会达到8.8%。这不仅意味着强劲增长,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经济常态化进程的全面完成。”刘晓光表示。

猪肉收储即将启动 局部地区猪价开始回暖
6月21日至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按照《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低于5∶1),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以地谋发展”模式转型:实行结构改革,为税改做准备
刘守英建议,当前,要找到改变土地发动机功能,降低经济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性的制度安排。真正实现发展需求决定土地供给,改变土地计划供应的配置;改变以土地指标作为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工具;各类规划和试验区不以配土地指标为政策安排;严格以规划调整扩增城市政府用地空间做法。

布局智能化检测,京沪高铁开创多项“国内首次”
当前,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以后也持续开展了运维技术攻关,开发了首套“大跨度桥梁故障智能诊断及健康管理系统”,利用大量数据对病害定位、故障诊断和桥梁服役状态进行分析评估,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微创”维修理念,研发了两种高铁无砟轨道病害“微创”整治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工效,减少了施工对行车安全和运输秩序的影响。

上海环交所发布碳排放权交易规则 百万亿碳市场大幕将启
根据国内外主流机构的测算,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的资金投入规模大概在150万亿元至300万亿元之间。而清华大学的课题研究也显示,中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需要投资约138万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碳中和这一百万亿投资市场将再度迎来新的“风口”。

京沪高铁这十年:带动沿线经济大幅增长,蹚出铁路改革新路径
作为我国国家战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和“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沪高铁联通了我国最具发展活力的“京津冀鲁皖苏沪”四省三市,沿线人口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27%,是国家战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对沿线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深圳五日内确诊三例Delta变异株感染者 离深须持48小时内核酸证明
6月19日晚,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因疫情防控需要,自6月20日0时起,所有从深圳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交通站场离深出省的旅客,均须出具“健康码”绿码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此之前,深圳机场汽车站跨市客运线路也已经从6月19日起暂停营运,恢复时间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