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新零售业的中场战事:消费复苏下加速布局,中国品牌颠覆全球零售格局
“我希望国家多出一些刺激消费的政策,多发消费券,以此来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发展。每一次经济衰退都需要刺激消费来拉动,因为消费是全民可以参与创造GDP的行业。”名创优品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交通投资踩油门,将拉动有效投资达数千亿元
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的计划,2023年,全国铁路预计开通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围绕这一目标,全国铁路建设正在不断加速。

民革中央拟向全国政协提交38件提案 20件涉经济、环保、民生等主题|聚焦2023全国两会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民革参政议政重点领域,经过层层遴选、优中选优,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民革中央共形成了38件拟提交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提案。

商务部稳外贸政策频发,今年进口增速或大于出口
“2023年外贸形势面临持续挑战,从结构上看,外贸出口增速不排除负增长的可能。从出口到进口看,进口增速大概率要高于出口增速,贸易顺差收窄,或将影响到人民币汇率。”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解码1月地方财政账本:经济“开门红”背后,这些地方仍受卖地收入低迷拖累
“当前,经济回暖趋势明显,随着阶段性税费支持政策逐步退坡,政策性减收因素减小,有利于财政收入增长,2023年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明显上调,特别是东北、中部地区,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上调幅度较大。”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废弃物回收后的深加工项目被“两高”,民进中央建议能耗总控指标向循环经济倾斜|聚焦2023全国两会
2月24日,《华夏时报》记者从民进中央获悉,民进中央今年拟提交《关于完善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提案》,建议在能耗总量控制指标调整时,向再生资源加工生产等行业适当倾斜,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如何抓住碳达峰关键窗口期?民进中央建议加快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范围|聚焦2023全国两会
2月24日,《华夏时报》记者从民进中央获悉,今年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强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度保障的提案》,建议加快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范围,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中国再添“十万亿”增长极!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年产值突破10万亿元
北京市统计局2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8倍。这意味着,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京津冀地区经济总量也终于站上了“十万亿”的新台阶,成为中国第三个跨入这一门槛的城市群。

“跨年霾”再现!环境部突击检查河南两地,6家企业超标排放、数据造假遭通报|环保利剑
黄润秋指出,当前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意义,有效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落实各项应急减排措施,确保执行到位、不打折扣。

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继续扩大,种业龙头企业机会来了
按照目前的政策流程以及企业的先期品种储备,国内首批商业化转基因玉米种子仅差临门一脚,随着玉米春播的临近,预计转基因种子将在今年一季度正式实现市场化流通。前期储备优质种子品种的龙头企业将更有望首批销售,并在未来集中度提升过程中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