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二季度经济预计增长6%以上,大健康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在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看来,中国二季度经济预计增长6%以上,但是三四季度会顺势回落一点,全年预计增长5.4%左右。

央企重组新动作:中国电建筹划分拆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
中国电建拆分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为了专业化整合旗下新能源业务,形成独立板块,在子公司层面形成主业聚焦优势;并借助资本市场筹措加快新能源业务的更多资金,加快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壮大。

商务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快讯
周强表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更大力度的吸引和利用外资,商务部将持续扩大市场准入。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外资准入限制。

长三角“抢人”大战:南京、杭州大专可落户,苏州积分落户标准降至2018年一半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抢人”和救楼市未必有直接的关系。近年来城市新一轮发展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导入,“抢人”实际上是一种不进则退的选择,如果不主动放松落户门槛的话,人才就跑到别的城市去了。

挖掘机销量下滑,各地加紧布局,大项目加速上马
从地方债发行总体情况来看,今年5月,全国发行地方债7553.275亿元,较4月有所回升。其中,一般债券264.4875亿元,专项债券2754.5677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券3135.4885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1398.7312亿元。

第二批央企总部疏解启动,从北京迁往哪里?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缓解北京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是央企总部陆续迁址或选址京外的主要原因。国资委监管央企、金融企业总部和科技企业总部迁址雄安新区可能性极大,在召开重要会议或发生紧急情况,有利于更好地与上级衔接沟通,贯彻国家战略。

多地人工智能利好政策“井喷”,数字经济驶入蓝海
按照预测,数字经济将成为未来国际合作的新领域和竞争赛道。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数字经济将在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市场和数字治理等方面进一步发力。

国企改革下一站:两大专项行动扩围,高新技术企业迎来新突破
此次国资委明确提出,作为国企改革“排头兵”,纳入专项行动的相关企业在混改、重组、上市、中长期激励等方面改革或迎来新突破。而此次两大专项行动同时扩围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后续国企改革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与深化改革的联动发力。

豫南小麦遭遇“烂场雨”,政府多措抢收,或利好陈粮及质优新粮价格
当前正值“三夏”关键期,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然而自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局地出现短时强降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发生“烂场雨”,导致局部麦田倒伏或被淹、部分成熟小麦发芽霉变。

碳市场建设密集释放积极信号:行业扩围条件基本成熟,碳监测第二阶段试点将启动
自从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后,推进碳市场主体扩容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始终未有实质性进展。近期,官方密集释放了碳市场加快推进行业扩围和碳监测试点扩围的信号,或许预示着这项工作将有新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