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事关国企负责人收入!中央再提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透露什么信号?
“从改革的方向看,估计应当是遵循分类改革原则,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确定不同的薪酬决定机制,将根据不同属性国有企业分类考核的结果,来确定其收入。”刘兴国进一步表示。

上半年财政收入微降,支出结构上突出轻重缓急,地方发债进入加速期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加快新增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意味着下半年财政政策开始发力。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如何答好两道“融合”命题?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到的两个“融合”,为文化发展指出方向。一方面,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另一方面,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上半年就业形势稳定,完成全年新增就业目标任务58%,新质生产力发展带动就业
上半年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具体数据显示,1—6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同时,今年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低于去年同期水平,6月份降至5.0%,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强调自愿和弹性原则!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渐进”了
《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三中全会《决定》再提改革商品房预售制度,多地开展试点,“取消预售制”仍需渐进
在房地产相关领域,明确要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这也给全国两会期间关于当前是否应该取消预售制的讨论给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改革,而非直接取消。

上半年景区类上市公司业绩冷暖不均:长白山、三特索道业绩预增,曲江文旅预亏超1.5亿元,桂林旅游跌超27倍
中国民协新生产力工委常务副会长及秘书长吴高斌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后续随着旅游需求逐步恢复,景区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将呈现逐步回暖的态势。但短期内,业绩分化现象仍将持续。

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幕拉开
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提领,加强对改革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推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土地制度改革新契机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完善央地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新一轮财税改革箭在弦上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对此表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需要面对一些绕不过去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