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宏观

生猪价格8连跌 9月 CPI 或进入“1时代”
李超指出,猪肉价格下行,蔬菜价格冲高回落,对于CPI的拉动作用将逐步趋弱。9月强降雨和汛情等天气扰动因素消失,蔬菜生长、采摘和物流运输逐渐恢复正常,鲜菜价格开始从高位回落。供给有力保障,粮食价格保持稳定。这均会对CPI产生影响。多位分析师表示,CPI回到“1时代”是大概率事件。

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即将出台:执行新版投资项目负面清单,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
“在前不久的一次会上对三年行动方案的大致内容就有粗线条说明,提出方案将涉及到7个任务;在最近的对标一流管理提升通气会中,则有企业在新闻材料中具体提及三年行动方案,可能意味着这家企业已经对方案有所了解,并采取了相关落实举措。上述视频会议,更是明确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落实进行了全面部署。”刘兴国说。

8天1.6万亿!消费强劲复苏,“超长黄金周”提振中国经济
事实上,这个中秋连着国庆长假的“超长黄金周”,彻底点燃了被疫情长期压抑的消费热情。商务部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约1.6万亿,相较去年“十一”的1.52万亿,无论是总数还是日均销售额,均有所增长。

地铁业务领跑 中国通号年内全力“保7”
不过,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相较于铁路和出口,迅猛增长的地铁或许才是轨道交通相关企业的增长重点。目前,杭州、徐州、长沙等多个城市地铁都在酝酿中。

披“迷彩服”遮掩矿山开采区 中国建材下属企业被环保督察通报
9月30日,《华夏时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在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中,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现场督察时发现中国建材(漳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存在长期违法越界开采,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不到位,甚至弄虚作假披“迷彩服”来营造已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假象,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

区域经济发展仍不平衡:落后地区高负债并未带来高增长 专家呼吁精准施策
“扩大内需必须要统筹国内区域发展,从区域层面寻找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能,挖掘经济增长潜能,保证经济平稳运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副书记、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张可云表示。

多地暂停“社保入税” 郑秉文称税务征收仍是大势所趋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郑秉文在由51社保发起的第八届中国企业社保高峰论坛上表示,企业存在对社保费负担上升的担忧,不过,目前,社保费移交税务机关征收只不过是暂行,税务征收是大势所趋。

野生动物保护区水文站变经营性酒店 北京一地方国有水务企业遭环保督察组狠批
《华夏时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9月12日在对北京市房山区拒马河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拒马河保护区)开展现场督察时发现,位于拒马河保护区核心区的八渡水文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八渡水文站)弄虚作假变身经营性酒店,地方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单位监管不力,失职失责。

辖区内供热企业临时“做假账” 天津东丽区被环保督察批监管不力、形式主义
9月28日,《华夏时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日前在天津市东丽区督察时发现,该区有关部门对非电燃煤供热企业监管不力,供热企业日常管理粗放,能源效率较低,既不利于保障居民供暖,也不利于精准有效实施大气污染管控。

土地出让金调整分配格局:用于三农比例将提高至50% 重点向县级倾斜
“随着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出台以后,农房、承包地的抵押贷款也会在全国推广,而这些过去一直沉睡的资产一旦被激活,可撬动上千亿的资金”。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宏观经济室主任李国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只要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农村的资金渠道就会打开,乡村振兴的资金问题便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