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

疫情下的2020年房地产销售额逆势创历史新高,2021年将会如何走?

疫情下的2020年房地产销售额逆势创历史新高,2021年将会如何走?

“开发投资数据是房地产市场景气度的重要指标,此类数据的表现,体现了房地产市场‘稳’的导向,也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刘诗萌2021-1-18 19:26:39
1
GDP首次突破百万亿!解析中国经济逆势增长背后的“密码”

GDP首次突破百万亿!解析中国经济逆势增长背后的“密码”

“三季度以来,外贸链景气明显回暖、居民线下消费活动持续修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张智2021-1-18 18:24:52
2
煤价大涨运费也疯狂:劝返、封路、拒装,神府多矿拉煤需带核酸检测报告

煤价大涨运费也疯狂:劝返、封路、拒装,神府多矿拉煤需带核酸检测报告

据记者了解,近日榆神多家煤矿上调价格,目前焦炭第13轮提涨;港口5500煤报价已破1000元。疫情之下,劝返、封路、拒装,煤价大涨,运费也疯狂,汽运遭重创,运费大涨仍一车难求,火运不堪重负,运力紧张升级,集运站迎来火爆拉运场面,客户主动上门求援。

杨仕省2021-1-17 16:35:30
中国驻WTO大使张向晨履新商务部  中国继续加速融入多边贸易体制

中国驻WTO大使张向晨履新商务部 中国继续加速融入多边贸易体制

“总的来看,此次有利于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发展,推动合作共赢。”张建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张智2021-1-17 14:11:20
1
2021年首月地铁建设加速跑   “十四五”期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1年首月地铁建设加速跑 “十四五”期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一位轨道交通行业专家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在各地地铁热的背景下,应加强地铁和公交、高铁等城市枢纽的结合,综合联动城市交通,进一步加大地铁的作用。

张智2021-1-17 12:31:04
1
京沪高铁上市周年考:疫情影响主业低迷,解禁或形成冲击,长期利好仍在

京沪高铁上市周年考:疫情影响主业低迷,解禁或形成冲击,长期利好仍在

铁路专家、同济大学孙章对此表示,实行票价浮动机制,高铁票价有升有降,让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引导旅客错峰出行,平衡铁路运能。不过,在疫情尚未远去的当下,浮动票价作用有限,京沪高铁未来一段时期内或仍将处于运输低谷期。

张智2021-1-17 12:30:21
1
把脉中国GDP:2020年或增长2%仍为全球最大增长引擎,2021年或超8%

把脉中国GDP:2020年或增长2%仍为全球最大增长引擎,2021年或超8%

事实上,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已经恢复正增长,同比增长0.7%。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供需两端数据表现良好,工业增加值连续攀升创新高,成为2020年年底确保稳增长的关键。

张智2021-1-15 18:56:28
1
部分地区新增债券资金闲置、自行改变资金用途,2021年专项债发行或收紧

部分地区新增债券资金闲置、自行改变资金用途,2021年专项债发行或收紧

“专项债的发行或使用,只会越来越严格”。大岳咨询公司董事长金永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应将PPP与专项债相互结合,优势互补。“专项债和PPP投资领域重叠度很高,存在竞争关系。专项债规模在起步阶段就大于PPP,初期市场空间大,两者可以共同发展。”金永祥说。

杨仕省2021-1-15 18:56:09
北京、广州尝试“新型”共有产权住房,商品化是共有产权唯一的出路吗?

北京、广州尝试“新型”共有产权住房,商品化是共有产权唯一的出路吗?

“这种转化是值得肯定的。”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共有产权如果能向商品化发展,购房者实际的接受程度才会增加,市场认可度也会更高,预计后续类似住房产品的绝对供应规模会增加。

刘诗萌2021-1-14 21:57:37
1
中国大豆年进口量有望首次超过1亿吨!大豆振兴“稳大豆”,国产种植热情将提高

中国大豆年进口量有望首次超过1亿吨!大豆振兴“稳大豆”,国产种植热情将提高

“饲料需求增长才是我国大豆进口的真正原因。”王小语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实质是肉制品消费结构扭曲造成,尤其是猪肉比重过高。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存度会大幅降低,耕地也不会那么紧张。”

杨仕省2021-1-14 17: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