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文

西安“三连跳”跻身国际二线弱城市,到底还“弱”在哪?

作者:方凤娇 徐芸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9-09 19:03:30

摘要:从“古都”到“开放之都”,“一带一路”倡议无疑正为西安提供在全球连通性及融入全球化经济方面的历史契机。然而,长期以来,作为生产服务业中的重要一环,金融业一直是西安乃至整个陕西经济盘子中的薄弱环节。

西安“三连跳”跻身国际二线弱城市,到底还“弱”在哪?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方凤娇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西安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都,具有独特的中心区位、枢纽地位、门户优势,是服务“一带一路”最直接的国家中心城市。如今,这座历史古都正逐步迈向国际的舞台。

近日,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发布2020年最新世界城市榜单—《世界城市名册》,其中,郑州和西安为首次晋升为Beta-(世界二线弱城市)城市。西安更是从2000年和2004年未上榜,到2018年跻身三线,再到此次晋升国际二线城市,实现了“三连跳”。

从“古都”到“开放之都”,“一带一路”倡议无疑正为西安提供在全球连通性及融入全球化经济方面的历史契机。然而,长期以来,作为生产服务业中的重要一环,金融业一直是西安乃至整个陕西经济盘子中的薄弱环节。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国家战略来看,西安金融业都已经具备了发展的条件。在他看来:“大的环境条件具备之后,一些技术性的短板,就需要西安金融业以及相关的金融管理单位进一步提升,比如金融人才的吸引,一定要出台相关政策来吸引高端的金融人才,在西安的金融业进行服务。”

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加速

据了解,与传统城市排名的以GDP数值取胜不同,GaWC关注的是全球连通性及全球化经济的融入度,衡量的是生产性服务业(金融、广告、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等等)的发达程度,强调城市国际性、人文性等要素,以此来定位一个城市的世界影响力,对世界城市分等级,以表明城市在全球化中的位置及融入度。

本次世界城市榜单中,我国共有27个城市入选。其中,Beta-(世界二线弱城市)我国入选的城市数量最多,达到8个:武汉、长沙、厦门、郑州、沈阳、西安、大连和济南。

从排名上看,西安位居中国城市第17位,较2018年提升2位。与2008年首次进入GaWC世界城市名册的排名相比,从全球144位上升至125位,共提升19位,上升最快。

西安能取得如此成绩,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与“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和西安本身的历史人文因素,此外,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榜单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许多国家大都市区的大规模迅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服务化的产物。

近年来,西安也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如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会议会展,均取得长足发展。

据西安市统计局数据也显示,1-6月,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81.64亿元。在服务业派生产业中,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营业收入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

此前,在西安市召开的“西安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副主任赵寅科在发布会上就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赵寅科介绍,2019年,西安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874.62亿元,增长6.8%,占GDP比重达63.0%,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他还透露,今年年内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

金融业仍是一大短板

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排头兵”,金融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关乎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革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金融、运输和通信等服务业的发展”。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曾这样指出。

但是一直以来,西安乃至整个陕西省的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数据显示,2019年,陕西省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708亿元,金融业GDP占比6.6%,数值低于全国的7.8%。在2019年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同处于西部城市的成都、重庆金融综合实力分别位居全国第5和第8,西安第11。西安乃至陕西的金融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近年来,同样得益于“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西安金融业也在逐步发展。“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国家战略来看,西安金融业都具备了发展的条件。”

王红英对本报记者表示:“西安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一个重要的桥头堡,同时也是中国列车的密集枢纽,需要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比如对专列提供一些保理、授信、信用证等常规的一些业务,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至此,如何补齐金融业这块短板,也许是下一步西安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为助推金融“引擎”加码经济快速发展,今年3月底,西安市发布了《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计划到2022年金融机构数量达到200家,重点推动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外资证券、人身险、农业互助保险等法人金融机构,填补金融牌照空白,全面提升本地金融机构的规模实力、品牌影响力以及资本市场利用能力。

去年8月底,《关于推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出台,文件指出,陕西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到2021年末新增30家,西安市至少新增15家,安康、榆林两地“清零”。

今年是落实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据《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2020年工作要点》显示,力争通过IPO、并购迁址等方式实现2020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0家。

金融人才供应不足

在王红英看来,补齐金融业发展的短板,很重要的一点是金融业人才的储备,此外,就是加大金融业研究力度。

“虽然西安大学较多,专业的人才资源也较丰富,但是教育环境偏向于理工科,实际上西安乃至陕西省的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都供给不足,所以人才的供应方面还需要更多的吸引条件。”王红英说。

王红英举例说:“首先,出台一些优惠的措施吸引高端人才到西安落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其次,要加大金融业的深度研究和前沿研究,比如针对中欧班列的密集运输,在目前国家推出数字货币的背景下,如何研究以区块链为主的数字货币与货物的质量和贸易流向之间的认证,包括物流和金融的综合结算体系打造,都是整个西安金融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事实上,西安也正在着力储备金融人才。9月2日,在西安市2020年“四会一节”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副市长王勇表示,“四会一节”的举办,正是围绕科技、金融、产业、人才四个方面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有机衔接、陆续展开,以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有机结合。西安将借助“四会一节”,助推西安打造全球性城市IP,加快西安“创投之都”、“硬科技之都”、“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为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力量。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西安本身金融业的优势将会进一步凸显。“金融业的开放,会让‘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金融业具备长足的发展基础和潜力。”王红英认为,只要稍微进行分层梯度的局部,进行全面的金融政策优化和改进,给金融业提供制度保障;再使得人才充足,整个金融业会呈现快速、良性的发展状态。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