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重上3% 央行降息可能性很小
冉学东
8月19日,十年期国债利率上涨1.01%到3.007%,这是7月9日该指标上涨到3.17%快速下探后,再次突破3%,当日国债期货市场跌幅较大。
当天,1天回购利率上涨1.63个基点 报2.1324%,7天回购利率上涨1.20个基点报2.1988% ,当日各期限各品种利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8月19日,央行开展了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0%,与上次持平,有1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100亿元。8月17日,7000亿中期借贷便利(MLF)超预期续作后,央行18日开展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当日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500亿元。
17日、18日和19日三日,央行向市场投放2100亿元人民币,这在近几个月的货币操作中罕见。央行表示,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即使是央行持续向市场投放资金,利率仍然在上涨。其实疫情控制以后,利率上涨成为中国经济入复苏的一个特点。
有统计显示,2020年7月,普通定期存款各期限平均利率小幅上涨,和2019年12月相比,除5年期存款平均利率略有下跌,其它期限存款平均利率均上涨,其中1年期、3年期平均利率分别上涨1.1BP、3.3BP。
不仅仅是存款利率和市场利率上涨,同业存单的利率也开始上涨,甚至超过了MLF的利率。
5月以来,同业存单发行规模稳步上升。5月、6月、7月发行量分别为1.06万亿元、1.36万亿元和1.83万亿元,8月以来存单发行量继续上升。发行规模反弹的同时,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也有明显走高态势。超半数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报价超过3%,高于MLF2.95%价格,最低也达2.85%。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价格上涨说明需求吃紧,资金需求旺盛主要是实体经济复苏最关键指标。
能够较好的反映宏观经济景气度的PMI指数均超预期,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8,较6月提高1.6个百分点,为2011年2月以来最高,这个数据主要是反应民营中小企业情况。
而7月份官方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较6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这个数据主要是反应。截至7月,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运行在50%以上,尤其7月份指数回升至51%以上,显示经济加快回升。
2020年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6%,预期-1.6%,1-6月-3.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4.8%,预期5.2%,前值4.8%。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1%,预期1.2%,前值-1.8%。
以上数据除了消费回升不及预期之外,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比较乐观,而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6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
经济的复苏主要动力是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恢复,而这进一步带动物价的上行,通胀上行反映到金融市场上,就会引发利率的上涨。所以尽管市场利率在上涨,但是因为通胀在上行,实际利率变化不大。
经济复苏和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央行不可能降低利率,这也是最近央行大力度投放流动性,但并未降息的原因。未来央行的操作估计仍然是向实体经济投放资金,以支持正在复苏的经济,同时防止利率过快上涨,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求。
央行不降息的原因还有一个,金融监管承诺今年金融机构要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其中缩窄利差是最主要的手段,因此在贷款利率下降动力不足的情况,绝不可能下调存款利率甚至市场利率,不然前半年让利的成果就会前功尽弃。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