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15名省部级官员落马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江金骐 北京报道
2009年进入尾声,但官员落马还在“前腐后继”:政协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12月17日下午召开第九次会议,决定免去孙淑义山东省政协主席的职务,并撤销其省政协委员的资格。
孙淑义是不是本年度最后一个落马的省部级官员,不值得公众费思量讨论,但是,以孙淑义、皮黔生、康日新、黄瑶、许宗衡、陈绍基、文强、郭京毅以及蔡志强等为代表的反面典型,贯穿起2009腐败与反腐败的全年较量。一反腐专家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据她的统计,今年落马的仅省部级高官,就已达15人之众。这个数字,足以刷新改革开放31年来高官落马的年度记录。
犯“土”忌
2009年12月24日,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纪委常委、监察部部长王伟告诉记者,全国纪检监察机关2009年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时,重点盯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工程建设、金融等5个领域。
王伟所指的领域,毫无疑问是目前腐败的重灾区,而首当其冲的是土地腐败。这一点,从刚刚被正式批捕的蔡志强身上,可见一斑。
其实,牵连甚广的上海土地腐败案主角,原浦东新区副区长康慧军,2009年年初已被判无期。几乎就在同时,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曝出腐败丑闻,该厅4名副厅长3名去职,而这3人均曾负责过土地方面的相关工作。
2月27日,重庆“规划系统腐败窝案”的核心人物、原重庆市规划局局长蒋勇因受贿1796万余元被判死缓。对这一案件的追查和审理已持续近两年,直接牵连出的副厅级以上官员近10人,这还只是建设系统近年来行业腐败的冰山一角。
为了应对行业腐败发展的趋势,4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监察部联合发文,以标有“特急”字样的电文,部署房地产领域专项治理。
2008年宣布的中央四万亿元投资计划中,大型基建占其重要位置,在操作工程时,央企成为执行投资项目的一大主力。为此,4月31日,国资委也直接发文,对中央企业承担的项目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明确要求检查工作要全面覆盖,紧张气氛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工程建起来,官员倒下去’,一直都是我们对基建腐败的无奈和担心。”国内著名反腐专家、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这样告诉记者,查归查,但基建领域的“潜规则”,使得问题层出不穷。
先是5月,江西师范大学基建处原处长谌光明,因在建筑招投标、工程款支付过程中大肆收受贿赂,而被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5年。江西某地检察机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由于工程建设利润高,施工单位之间竞争激烈,为获取工程,将工程造价的5%至10%列入“公关费”预算用于行贿,是当地建筑行业的潜规则。
此外,2009年10月,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和原常务副书记龙小乐,被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批捕。在武大腐败案被曝光的同一天,广东湛江师范学院原院长郭泽深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4天后,又曝出武汉科技学院原院长张建刚、原副院长王志贵被“双规”。
因基建而衍生的腐败,除了高校还有央企。7月15日,曾是中石化公司内部人见人怕的“霸王”陈同海,借土地转让、工程承揽等收受钱款共计折合人民币1.9亿余元,单笔最高受贿金额达1.6亿元,创建国以来单笔受贿金额之最,他也因此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2009年央企的另一宗大案就是中核老总康日新。此案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但有内部人士分析,康日新被调查,可能是在一些重点工程当中出现了腐败。
玩权术
贪官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当我们回头细数落马的省部级高官时,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黄光裕。
经过整整一年的侦查,“黄光裕案”终于快到起诉阶段。对此有消息称,这位昔日的中国首富,将至少面临两项罪名的指控,其中一项便是“行贿罪”。
尽管对黄光裕的起诉还没有正式进行,但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浙江省纪委书记王华元已经被调查出与黄光裕案有关。目前,两人的领导职务已被免去,还在接受组织调查。
据了解,陈绍基曾在广东政界、警界路路通。经初步查明,陈绍基的巨额不明财产,与黄光裕案不无关联。如果该消息属实,陈绍基将成为黄光裕案发后,首位涉案被查的正省部级官员,同时他也成为广东30年来第一位落马的正省级高官,而王华元则成为第一位在职被抓的纪委书记。
此前,包括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相怀珠等人,今年相继被查办。郑少东原任广东公安厅长,身为省政协主席的陈绍基,曾是郑少东的老上级,随着黄光裕案侦察的深入也被拿下。
继陈绍基案发后,广东政坛在6月8日再发“地震”,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宗衡同一天被“双规”。
许宗衡在主政深圳期间,一直推行“强势政府”,其雷厉风行的执政风格受到很多人的肯定。从汽车修配厂的一名中专技术员,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特区市政府的一把手,许宗衡多年来政坛生涯一路坦途,人称“黑马”。他曾多次对媒体表示,要做“一个清廉的市长,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与骂名”,但实际上,许宗衡的高调清廉与深度腐败并行不悖。据称,许宗衡因涉及黄光裕贿赂案而浮出水面,在接受调查期间,传言说他曾吞筷自杀未遂。
与许宗衡几乎是前后脚,原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皮黔生被“双开”。皮黔生曾是天津的改革风云人物,在任开发区管委会任主任助理期间,一度集开发区规划建设、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环境保护4个局长职位于一身,绰号“皮四局”。掌握着进区企业生杀予夺大权的“皮四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巨额钱款,为解决留学女儿的住宿问题,还收受行贿者的一套美国洋房,正是这套房子成了“定时炸弹”。
皮黔生案发时,其在美国花旗银行工作的女儿皮晓萌已先于他两个月被抓。知情人士称,有关皮黔生案的线索,正是从皮晓萌处获得突破。
贪“黑”钱
2009年,除了反腐,打黑在全国也呈风起云涌之势,在这起专项斗争中,尤以重庆显赫。
自2009年6月以来,“除恶打黑”已经成为重庆从坊间到官方最大的运转主轴,原重庆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长文强被批捕,更是成为了这场风暴的高潮。
文强在重庆市公安局任职期间,一度是有名的“打黑英雄”,是重庆警界一名响当当的人物,而文强落马的原因则是涉嫌庇护黑社会,是重庆黑帮最大的保护伞。案发时,从池塘捞出文强隐藏的赃款,就达千万之巨。
打黑至今,重庆警方端掉了14个大型黑恶犯罪团伙,2954名涉黑人员被缉拿归案,陈明亮、岳村、黎强等67名黑恶团伙首犯和骨干先后被警方执行逮捕,除了“保护伞”文强,还包括市局一名副局长、经侦总队的总队长、刑侦总队的一名副总队长、一名支队长、公交分局局长,以及多名区县公安局局长在内的20多名处级以上官员因涉黑落马。
其重拳肃清“内鬼”的治吏风暴,赋予了这场打黑以往难以企及的高度和深度,使得这股“扫黑”风潮随之涌向全国,涌向各个领域,包括产业化了的中国足球联赛。
11月25日,公安机关首次披露足球打假事件,瞬间,一股足球“扫黑”风暴在国内掀起。周密部署、几经周折,公安机关查清了王鑫、杨旭涛等人涉嫌利用商业贿赂,操纵国内个别场次足球比赛的事实,一批相关人员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至此,足球打黑行动不断有新突破,尤可为、许宏涛等相继被依法逮捕。
文强团伙涉黑充满血腥,球市涉黑充满对抗,而杨彦明的涉黑却不露声色。原任中国银河证券公司某部总经理的杨彦明,被指控贪污、挪用公款超过9000万元人民币,成为证券界死刑第一人。虽然经历多次审判,但杨本人一直铁嘴钢牙,直到被执行死刑,也拒不交代其贪污的6912万元巨款的下落。杨彦明的涉案方法很简单:指使员工使用营业部管理的身份证,开设了96个股票账户,共涉黑钱2.19亿元。
在2009年的肃贪中,除了深挖内鬼,还发现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胡士泰等4人,以“拉拢收买、刺探情报”等手段,从事经济间谍活动达6年。不久前,上海市检察机关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等罪名,对这4名驻华员工作出批捕决定。
上述专家表示,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多地介入中国的经济决策,中国经济主权已遭到严重威胁,并且这些商业贿赂行为,往往跟中国政府官员、国企高管的腐败牵涉在一起,危害严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