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第三方风控服务商睿智科技欲曲线上市 大数据风控前景无限

作者:单美琪 孟俊莲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7-16 22:41:50

摘要:针对上市一事,也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公司有可能将导流和赋能业务板块单独拆分上市。

第三方风控服务商睿智科技欲曲线上市 大数据风控前景无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单美琪 孟俊莲 北京报道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内头部第三方风控服务商睿智合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睿智科技”)正在筹划上市中,但随后该公司并无更多消息传出。

记者注意到,睿智科技上市的消息之所以备受关注,与其凭全球金融风险领域顶尖公司 FICO作为信用背书,以及核心团队来源于前FICO 中国区核心团队脱不开关系。

作为大数据风控市场的专业金融科技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睿智科技发展迅速,业务范围包括向金融机构提供大数据评分、导流和全流程科技赋能等服务,目前服务范围已覆盖国内数百家金融机构。

而针对上市一事,也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公司有可能将导流和赋能业务板块单独拆分上市。对此,该公司内部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们内部讨论后再决定是否接受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前,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由FICO提供技术支撑和信用背书

睿智科技作为一家金融科技新锐企业,其核心业务主要是围绕金融机构风控和获客两大痛点,为客户提供包括大数据洞察力系列产品、一站式科技赋能服务、智能导流和智能机器人催收等多种产品与服务。

目前,该公司已经为包括中国排名前列的大中型银行、区域性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在内的诸多金融机构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已在2018年及2019年的两年间分别获得来自三泰控股、华鼎资本、未名博雅资本、远洋资本等投资机构的两轮融资。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与全球金融风险领域顶尖公司 FICO在中国进行合作,其中大数据评分业务为独家合作,FICO为公司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和良好的信用背书。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公司的核心团队也来源于前FICO 中国区核心团队。

来自天眼查信息显示,持股比例为29.62%的公司大股东、董事长陈建是原FICO的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董事、销售副总裁李勇将是原FICO中国区销售副总裁,FICO白金俱乐部获奖者。

此前投资机构未名博雅资本评估结果曾指出,该公司是当时中国唯一深度整合近20种亿级数据信息源的公司,且是目前中国唯一成功整合多家信贷机构,持续性获取其结果判断数据源的公司;受益于一流的模型技术和丰富数据源,公司大数据评分产品效果市场第一,KS值远超竞争对手。

未名博雅资本还称,彼时睿智科技已经实现盈利,目前以每季度50%的增速增长。同时超过竞争对手,因为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产品方面,睿智科技官网介绍其提供包括大数据评分、反欺诈指数、导流服务、验证类服务、智能机器人催收等服务。不过,该公司最主要的业务还是提供FICO大数据评分。

记者注意到,早前媒体报道称公司也曾秘密上线过助贷业务,是一款为“快易省”的产品,最高可借20万元,利息0.02%起,最长可分24期,循环额度,资金来源中原消费金融等。

大数据风控市场前景巨大

近几年,监管层对于个人信息,尤其是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去年4月,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将《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列入制定计划之中,这也是中国金融领域落实《网络安全法》确立的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运行安全两大制度的最高位阶部门规章,而大数据行业也在行业清肃和整顿中经历了阵痛。

另一方面,中国潜在信贷人群达8亿,其中2.5亿人具有央行征信,针对该人群大数据风控可作为央行征信的有效补充,而另外5.5亿无央行征信人群,高度依赖大数据风控对其进行风险评估。

这其中,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尤其是大数据风控,因其应用场景多样,覆盖信贷全流程等优势而发展迅速。但在业界看来,虽然行业入局者越来越多,可痛点却始终没有解决。

例如,大数据风控行业有外资系、金融系、第三方系、互联网系等数百类机构,但是数据孤岛、合规风险、独立性等,这些问题仍待金融科技企业进一步解决。

记者注意到,睿智科技曾对外表示,公司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三大核心产品和服务为中国众多无征信、短征信、薄征信的潜在消费者人群进行精准的消费风险评价,令其有机会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授信,从而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够被精准投放。

消费金融领域,当前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看好三、四线的消费金融市场,随着一线城市的消费逐渐饱和,三线以外城市的消费也在不断被挖掘,这其中民营银行、区域性中小银行在发展消费金融方面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消金市场自然也成了其必争之地。

针对上述内容,睿智科技执行副总裁兼科技赋能事业部总裁王玉海曾表示,“公司的一站式科技赋能服务是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补强短板的。”根据介绍,该公司创新了一条对中小型银行进行金融科技赋能的新路径,从而让银行在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基础上提升科技硬实力和软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公司上市一事,虽然当前公司并无任何消息透露,但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公司有可能将导流和赋能业务板块单独拆分上市。

7月16日,记者联络到该公司进一步了解上市等情况,公司内部工作人员对记者称“我们内部讨论后再决定是否接受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前,没有收到公司的任何回应。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