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残疾人事业参与者共忆助残岁月 全国助残日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5-16 19:20:29

摘要:“被人需要是快乐的,被社会认可是美好的,为了别人的幸福而奔忙,就是没有遗憾的人生。”河北省张家口市的范为华一直秉持这样的人生信条,为此,16年前,她毅然辞去了电台工作,投身家政、养老、助残事业。其中,她创立的阳光家园庇护工场,就近就地助残扶贫,帮助183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或支持性就业。

新老残疾人事业参与者共忆助残岁月 全国助残日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5月15日,在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由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全国助残日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许正明,中国残联专门协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老一辈残疾人事业工作者代表、全国自强脱贫和助残扶贫先进代表、残疾人事业研究领域专家、助残人士代表、中央媒体等40余人参加会议。座谈会由中国网图文直播。

回顾全国助残日设立的30年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成长经历,回顾了全国助残日设立30年来残疾人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残疾人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历次全国助残日期间的难忘经历和自身的感悟。

大家一致认为,30年来,残疾人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大为改善,残疾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扶残助残社会风尚蔚然成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共识和行动自觉。

程凯指出,作为我国第一个专门为残疾人设立的节日,全国助残日凝聚着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和对残疾人事业的大力支持。30年来,全国助残日在动员社会发展、促进文明进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全国助残日活动的开展,我国志愿助残的力量不断壮大,形成以“红领巾助残”“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为代表的志愿者助残品牌活动。通过社会化工作方式,汇聚社会资源不断壮大助残工作力量,为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历次全国助残日的主题表明,关爱和帮扶贫困残疾人始终是全国助残日的重要内容,也反映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历程。

同时,程凯还表示,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要利用全国助残日这一契机,深入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深入宣传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残疾人脱贫奔小康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深入挖掘、生动宣传自强脱贫和助残扶贫典型,讲好残疾人脱贫攻坚故事,大力弘扬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和扶残助残的高尚美德,进一步倡导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

三位代表畅谈脱贫致富经

此外,座谈会邀请了3位残疾人脱贫和助残扶贫先进代表出席并作报告。

已经年满60岁的郝能吉,看上去黑黑瘦瘦的,但寥寥几句,记者明显感觉出来自他骨子里的那股倔劲儿。郝能吉是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裴介村一位肢体残疾人。现在一家五口,就有三个残疾人,是典型的“一户多残”家庭,2015年因病因残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郝能吉是一个不幸的人,但他更是一个要强的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靠种植葡萄脱贫后,成立生产协会和种植合作社,带领21户残疾人家庭稳定增收。郝能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残疾的事实不可改变,但只要鼓起勇气,奋发有为,一切都会改变、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欧阳晖,1967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新泉乡河坑村。肢残一级,家里有4口人,夫妇俩及儿女。2008年,欧阳晖舍身救工友导致下身瘫痪,丧失劳动能力。2014年,他家精准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欧阳晖克服自身困难,坚持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现实,以健全人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不但全家实现稳定脱贫,而且他默默地做了很多有益于别人的好事。

欧阳晖表示,“老百姓的事就是我的事,乡亲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如今,在新泉乡扶贫综合体里,欧阳晖挂牌成立了一个“好人驿站”,一方面为老百姓宣讲党的政策方针,另一方面为贫困户免费代卖农产品。他做的事在他眼里都是力所能及、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放在全乡党员里,他却是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承诺。

“被人需要是快乐的,被社会认可是美好的,为了别人的幸福而奔忙,就是没有遗憾的人生。”河北省张家口市的范为华一直秉持这样的人生信条,为此,16年前,她毅然辞去了电台工作,投身家政、养老、助残事业。其中,她创立的阳光家园庇护工场,就近就地助残扶贫,帮助183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或支持性就业。

助残脱贫、决胜小康,需要更大的力量。这些代表们的事迹鲜活、朴实,催人奋进,将激励着我们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见习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