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做自己还是靠大众 斯柯达官降的无奈与纠结

作者:王瑞斌 翟亚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5-08 11:21:58

摘要:对于斯柯达品牌,上汽与德国大众花了足够大的功夫却取得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做自己还是靠大众 斯柯达官降的无奈与纠结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瑞斌 北京报道

今年一季度斯柯达品牌在华销量为2.9万辆,同比下滑54.9%。而这一成绩也对上汽大众的整体业绩产生直接的影响。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上汽大众累计销售18.3万辆,同比下降60.9%。

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集团旗下斯柯达汽车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下降25%,同时由于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的影响,第二季度预计将遭受最为严重的冲击。

为销量 折品牌

“斯柯达品牌目前在中国的销量并不符合期待。”连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贾鸣镝自己都这样表示。

4月底,上汽斯柯达通过线上公布了全系产品调整为7.79万元—24.79万元的建议零售价区间,共涉及旗下9大车系,据悉,降幅最大的是柯迪亚克,最高下调2.45万元。此外,斯柯达还带来了覆盖全系车型的零利率消费信贷金融政策,以及更大力度的二手车置换支持方案。

市场低迷,汽车企业通过终端市场进行打折促销并不少见,但像斯柯达一样高调宣布官降并不多见。对于市场的不乐观,斯柯达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车企”,而这一做法无疑是“委屈品牌,成全销量”。

对于斯柯达官降的做法,外界褒贬不一。降价是一剂会复发的止痛药,治标不治本。如果降价奏效,斯柯达后续产品定价层面就会受到限制,如果在销量上仍没有太大起色,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生存都是个问题。

降价是把双刃剑,在保护销量的同时挫伤了品牌。从传播角度讲,上汽大众并未讲好斯柯达这个品牌及故事,以至于今天的消费者还认为斯柯达只是“廉价版大众”而忽略了其是一个拥有125年历史的汽车品牌。而降价只能让斯柯达“廉价大众”的包袱变的更加沉重。

市场定位模糊

据悉,在斯柯达总部和上汽大众总部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是,斯柯达应该保持欧洲的定位还是为了中国市场做出改变。而这也是问题所在,斯柯达并不认为自己是“大众小弟”,但是定价体系又不被消费者认可。

从贾鸣镝接受媒体采访的表态来看,斯柯达既不想在华继续做“大众小弟、廉价版大众”,也不想成为“第二个捷达”走廉价车路线,而要在挖掘发挥品牌悠久历史、独特设计与大众品质等优势的同时,顺应中国智能化浪潮,走一条“中西结合”的全新道路,做一个更年轻化和个性化,更具魅力也更新潮的品牌。

斯柯达不愿做捷达,又做不了大众。这是斯柯达目前的尴尬局面。

对于斯柯达品牌,上汽与德国大众花了足够大的功夫却取得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技术层面,斯柯达的产品可能还会比大众的产品要先进一些,比如说明锐就已经用上了MQB平台,而速腾还要等到下一代。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第三EA888发动机与7速湿式双离合也是率先搭载到速派身上的。在某个角度上说,斯柯达是“大众品牌”技术的先行载体。

在定价层面,斯柯达与大众并未形成有效的品牌区隔,甚至是平行关系。以市场销量最大的紧凑车型为例,上汽大众朗逸和斯柯达明锐,前者的定价区间为9-16万,而后者同样是9-16万。在产品高度相似的同时,消费者难免更认同朗逸。这也造成了朗逸连续单月破2万,但是明锐始终保持在千台的局面。

在产品布局上,从去年开始斯柯达正式开启了SUV的战略,而这一战略几乎是与大众同步。先后发布了柯迪亚克、柯珞克以及柯米克。由此也形成了从小型SUV到紧凑型SUV再到中型SUV的布局。如今,斯柯达SUV车型几乎全部落后,而大众的途岳,途观以及探歌和捷达VS7通通取得了过万销量。

数据显示,2016年,上汽斯柯达年销量超33万辆,创下在华年销量新纪录,同比增长17.9%。但在随后的几年,斯柯达却陷入销量增长乏力的窘境。而2016年正是中国车市最好的光景,市场属于普涨的状态。如今,斯柯达车型布局紧密,几乎涵盖到每个细分市场,但是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

据了解,斯柯达将在未来两年内发布30款新车,主推SUV车型。新能源车方面,斯柯达计划在2030年之前推出10款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在未来几年,斯柯达依旧会得到上汽体系的支持,但是斯柯达最主要的问题是,重新梳理品牌,区隔好与大众和捷达的关系。

编辑:于建平  主编:赵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