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新冠”黑天鹅之后的货币难题

作者: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1-30 21:19:41

摘要:A股不容乐观,其他金融市场就看中国央行的流动性支持力度。

“新冠”黑天鹅之后的货币难题

冉学东

2020年春节肆虐全国甚至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典型的“黑天鹅”事件,事前没有任何迹象,超出经济界和金融市场预期,爆发突然,速度快,波及范围大。不过春节期间中国金融市场休市,全球其他市场有间接反映,由于对于其他国家影响不大,其他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不算太大。目前大家担心的是开市后,中国A股不容乐观,其他金融市场包括期货市场、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就看中国央行的流动性支持力度。

目前央行关于疫情最新表态在1月28日关于金融市场延长休市安排的通知中:考虑到2月3日开市后到期资金规模较大,人民银行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及时投放充足的流动性,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笔者的判断是,央行将加大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比如通过MLF、逆回购等工具,一是缓解资金需求压力,二是稳定市场预期。但是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甚至降息等措施不会在短期推出。

此次疫情爆发,正好发生在春节假期,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服务业和消费行业,本来在平常假期里,出口和投资基本暂停,春节期间不受影响,而服务业和消费的增加会有一个爆发,此次疫情由于人传人的特征,全社会杜绝聚会和娱乐等,餐饮、酒店、零售、旅游、娱乐业、畜牧业、饮食和蔬菜水果的销售将受到巨大影响。

从物价方面看,仅仅就食品方面讲,一方面是由于多地交通管制和封村封路,导致的供给紧缺,甚至还会发生生产受阻,比如许多家禽养殖由于缺乏饲料供给,或者饲料价格上涨,而引发肉食水产品等的价格上涨,这将对本来就已经在高位的CPI雪上加霜。

2019年12月,中国CPI与PPI同比增速分别为4.5%与-0.5%。众所周知,近期的CPI增速之所以较高,主要是由猪肉价格飙升所致,2019年12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7.4%,非食品价格上涨1.3%;消费品价格上涨6.4%,服务价格上涨1.2%。畜肉类价格上涨66.4%,影响CPI上涨约2.9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97.0%,影响CPI上涨约2.34个百分点。由此看,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上涨都是比较高的,而非食品价格是下降的。

许多券商预测2020年1月的CPI是5%,这里的预测当然是包含了春节因素,但没有包含疫情,而这次影响的主要是食品消费和服务业,可以断定,2020年1月份的CPI可能超过5%,尤其是包括猪肉在内的食品价格的上涨可能还是影响整体物价的首要因素。

看2003年非典时期的物价表现则大异其趣。2003 年1月至2003年6月,CPI由0.4%上至0.9%而后回落至0.2%,PPI由2.4%升至4%而后回落至1.3%。即使物价在上涨,但是本身物价水平很低。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先后于2003年5月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应对非典型肺炎影响全力做好当前货币信贷工作的意见》,2003年7月召开相关工作座谈会。主要内容包括: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防止货币信贷出现大幅度波动;切实保障防治非典型肺炎所需的合理信贷资金供应,对医院和企业因防治非典购买药品、医疗器械、进行科研开发以及加强医疗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运输居民生活必需用品等方面保障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对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地区实施适当信贷倾斜;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做好夏收秋种支农资金供应准备工作等。

由于“非典”时期,财政对受损行业的补贴力度较大,经济又在上行的初期,需求突然暴增,货币政策待经济确认向上后开始收紧。货币政策方面,疫情消退后,为应对经济过热,8月调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从目前情况看,此次疫情后物价走势可能更加复杂。到了二季度,随着疫情逐渐控制和春节因素消失,加上猪肉价格的基数影响,物价会逐渐回落,又由于疫情可能对投资和出口的影响,低迷的PPI传导到CPI上,CPI可能会显著下行,还有可能引发物价持续低迷,这时候央行可能重启降准,甚至降息都有可能。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此次疫情,影响最大的中小企业,他们大多数正好处在服务和消费这两大领域,目前最受影响的餐饮、酒店、零售、旅游、娱乐业、畜牧业等行业就是在这个领域,前期中小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是中国经济中最脆弱的一部分,此次疫情让他们雪上加霜。由此引发的需求减少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是必须密切关注的。

笔者以物价走势分析央行货币政策的逻辑,主要在于在目前疫情肆虐,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更加关注在币值物价,而不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将主要由财政政策来承担,货币政策过于激进会引发“通胀预期的发散”,后半年的宽松将是确定的。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