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北京银行:加快自身结构调整 稳步推进银行和谐健康发展(上篇)

作者:舟子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2-04 20:10:43

摘要:在经历了2009年上半年全国信贷增量超过7万亿的快速增长阶段后,不少权威机构纷纷指出,在下半年信贷投放增速有所放缓的基础上,今年全年的信贷增量也将超过10万亿。而这样一个天文数字无疑对于中国的银行业信贷提出了新的考验——2010年的信贷该以怎样的速度增长?

 

本报记者  舟子  北京报道

          10万亿人民币,比起年初的4万亿政府刺激计划,这个天量的数字似乎更能让人印象深刻。
   在经历了2009年上半年全国信贷增量超过7万亿的快速增长阶段后,不少权威机构纷纷指出,在下半年信贷投放增速有所放缓的基础上,今年全年的信贷增量也将超过10万亿。而这样一个天文数字无疑对于中国的银行业信贷提出了新的考验——2010年的信贷该以怎样的速度增长?

结构调整与时俱进
优化业务健康发展

    很明显,通过优化信贷结构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不仅是银行业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银行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当前存在部分产业资金支持不足与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并存的局面,闫冰竹董事长提出“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发挥信贷资金引导资源配置的关键作用,将资金投向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行业,并大力扶持弱势产业和新兴行业发展”。同时,还应科学把握信贷节奏,主动优化信贷结构,着力构建基于自身发展战略、风险管控能力和资本实力的信贷增长常态机制,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实际上,在这一点上,北京银行早已身体力行,不仅坚决执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政策,而且也与时俱进地积极调整和优化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
    作为一家中外合资的上市银行,北京银行在“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市民”的发展战略上,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周期调整和国际金融危机的重重考验,并相继实现了更名、引资、跨区域经营、发行上市等发展突破。面对金融危机,北京银行更是“因需制宜”,制定了落实“保增长、扩内需”六项举措,将信贷投放向重点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工程、优质中小企业、文化创意产业、节能减排项目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政策支持的方面倾斜,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农村金融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亮点。
    每一次危机都会带来一次经济结构和产业分工的重新“洗牌”,对企业来说,每一次危机也都意味着新的发展契机。对此,闫冰竹董事长也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紧迫,同时也为我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面对这样的机遇,北京银行在加快自身结构调整的同时,也迎来了和谐稳健的健康发展,不仅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保持稳定增长,而且还以相对较少的资本创造了优异的股东回报,9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4.52%,年化资本收益率(ROE)16.67%,处于上市银行领先水平。
    同时,北京银行前三季实现了净利润44亿元、年度人均创利超过100万元的良好业绩,用最低的风险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收益,9月末不良贷款率仅为1.01%,持续实现“双降”,这样的成绩也表明,“机会只降临给有准备的人”,只有与时俱进,把握住每一次机遇,才能实现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深入实际调研采样
文化创意脱颖而出 

    事实上,在北京银行进行的结构调整中,每一个确定的产业支持方向,都是经过了长期深入实际和缜密的调研采样后才决定的。即便是国内最早涉足文化创业产业的探索者,北京银行也是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才决定的。
    2006年5月,北京银行在经过了大量的市场调研、采样以及实地考察后,发现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文化创意企业众多,达到5万多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对于国家的保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但由于这些企业周期长、投入大、固定资产较小、价值评估难以确定等特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为此,北京银行调研结束后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构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课题,并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2006年全市调查研究关注课题,引起了中央领导和市委领导高度重视,并迅速做出了批示。
    2007年11月,北京银行成为首个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银行,开辟了金融资本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通道。签约以来,北京银行为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遗余力:
    一是为文化创意企业设立50亿元专项授信额度,并将文化创意企业列为最优先支持项目;二是针对文化创意企业所属行业特点及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的不同用途,细分10类文化创意融资产品,以版权作为核心质物;三是建立了百余个文化创意资深专家服务团队,同时在总行层面明确文化创意专项产品经理和风险经理,强化文化创意专业化金融服务;四是开辟了绿色通道快速审批和多元化贷款申请渠道,以最快速度满足企业融资需要,且授信额度灵活;五是为了突出对文化创意企业贷款的奖励倾斜,激励“小巨人”团队对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六是借力与政府部门,VC、PE等投资机构和广泛的文化创意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更多文化创意企业获取政策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寻求战略合作架起了桥梁。
    2008年北京银行又在原有基础上专门推出了“创意贷”的文化创意升级系列产品,涵盖文化创意9大领域,内含10项子产品,通过多样担保方式、灵活版权质押、专项贴息政策、绿色通道审批,全面解决创业、成长、成熟期各阶段企业融资需求。
    在谈到为什么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一语中的,“从内需来讲,文化消费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强大的‘口红效应’,与我国当前结构调整、扩内需要求高度契合”。
    那么严行长所说的“口红效应”具体是什么呢?通常来说,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的物质需求就会紧缩,而精神文化需求则会相应增长,这是因为文化消费由于既能满足精神需求,又符合大众的承受力,有可能成为一种大规模需求,也因此,这种效应被称为“口红效应”。
    按照严行长谈到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因为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符合国家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创造的就业岗位非常可观、受众面影响大等一系列优势,使得北京银行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关注的焦点,并大力扶植其发展,除了融资产品外,北京银行还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机构理财、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集合发债、并购贷款、个人VIP、信用卡等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帮助企业全面发展。

百亿资金投向文化创意
助推首都经济发展

    事实上,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创意企业多,人才汇聚,而且行业具有强大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迅速成长并初具规模。
    然而文化创意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和其他的中小企业一样,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正如“创意之父”约翰·霍金斯曾经说过的:“创意市场是比较难把握的,很难用传统行业数据来对创意市场进行调研,且文化创意企业没有厂房、设备等做抵押,融资很难”。
    面对这样的行业发展前景和融资困难,北京银行积极发挥区位优势,率先开启了文化创意融资破冰之旅,并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
    在2008年的众多电影中,《画皮》、《叶问》、《爱情左右》等无疑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优秀作品,而除了制作精良、演员阵容强大之外,这几部大片的共同点就是北京银行都给予了强大的资金支持,《画皮》的后期制作和影片宣传、《叶问》影片的发行费用以及《爱情左右》的影片制作费用均由北京银行提供大力支持。
    可以说,如果没有北京银行的支持,我们可能未必看到如今制作精良的大片,在电影之外,北京银行还为《我的团长我的团》等14部电视剧提供了打包贷款,以版权质押的方式为华谊兄弟提供了1亿元的贷款金额。
    显然,在文化创意产业高风险的一片呼声中,北京银行独具慧眼,以打包贷款的方案设计,既支持了文化创意企业发展,也极大分散了信贷过度集中于一部电视剧的风险。
    事实上,除了华谊兄弟、中国电影集团以及电影《画皮》《叶问》等项目获得北京银行资金支持外,还有很多影视企业也得到了北京银行的“青睐”。如北京和声创景影视技术有限公司的《长江七号》、吴宇森的《赤壁》、徐克的《深海寻人》、候勇的《白银帝国》等电影音频制作,2008年9月,北京银行又向万达电影院线公司发放了1亿元贷款,用于支持其全国院线建设。至此开创了院线贷款全国第一单。
    不过在北京银行看来,电影、电视剧等影视制作仅仅是其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礼品设计、动漫产业等在国内新兴的行业也都受到了北京银行的“青睐”。
    2006年起,北京银行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礼品业商会构建了良好融资平台,以支持其会员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其中,北京银行从2006年5月开始与元隆雅图公司建立信贷关系,至今已累计为其提供9000万元授信额度,为该企业的摩托罗拉公司设计项目、奥运产品设计项目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而国内刚刚兴起不久的动漫产业则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曾表示,“资本需要寻找新的投资热点,动漫需要寻找新的推动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了金融产业与动漫产业相互融和的光明前景。”
    正是凭借如此敏锐的眼光和广阔的视角才决定了北京银行业务发展的良好前景,如今动漫产业已成为北京银行关注的新焦点,而扶持动漫产业也成为了业务发展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国外的动漫产业年产值已超过2000亿美元,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则在5000亿美元以上。从全球主要国家来看,动漫产业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是仅次于IT产业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点。而北京银行对于动漫产业的支持也彰显了北京银行长远的发展眼光。
    就在11月26日,在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牵头举办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项目推介会”上,北京银行又再度为四家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共计10.83亿元的资金支持,全部对应于具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其中包括了北京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荣宝斋、北京大业天成电视剧制作有限公司以及北京通融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超过10亿元的资金将分别为各公司的发展提供大力的资金支持。据记者了解,截至10月末,北京银行至今已累计审批通过文化创意企业贷款119笔、金额26亿元,加上软件设计贷款累计588笔、80亿元,共计超过了100亿元,在北京市文化创意金融市场中,占金融机构发放总额的90%以上。
    目前,北京银行对文化创意企业的支持朝着“横到边、纵到底”的深度发展。不仅大力扶持影视制作、设计创意、动漫网游等企业,还为广告会展企业发放支持奥运相关广告、展览贷款,为文化旅游类企业发放用于航线游船运力扩大的贷款,为版权印刷业发放高仿真艺术品制作贷款,为文艺演出类企业发放搭建、运营票务平台贷款,为古玩和艺术品交易企业发放用于购买制作原料的流动资金贷款等。
    正是由于在服务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北京银行先后获得了“光华龙腾奖——2008中国创意产业产业推动奖”、“服务中小企业及三农十佳特优产品”奖,并成功塑造了“贷动文化,创意无限”金融品牌形象,与近400户文化创意高成长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