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开放桥头堡:大湾区红利来了

作者:隋娉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2-27 21:42:40

摘要:所有的改革开放,都要有突破口,就像桥头堡的作用,中国下一步的开放,当然不会只有一个桥头堡,比如,自贸区的范围和数量都要扩大;再比如,曾经的桥头堡深圳,已经融入了一个更大的范畴——大湾区。

开放桥头堡:大湾区红利来了

隋娉娉

回顾中国40年来的成功经验,仍是改革开放四个字。改革怎么进一步推进,答案也必须是继续开放,以改革扩大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

而所有的改革开放,都要有突破口,就像桥头堡的作用,中国下一步的开放,当然不会只有一个桥头堡,比如,自贸区的范围和数量都要扩大;再比如,曾经的桥头堡深圳,已经融入了一个更大的范畴——大湾区。

2019年 2月18日,一纸纲要让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整整半年后,“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花落深圳,聚焦在大湾区的火热目光从大暑延续到冬至。人民对大湾区前景的期待,也在刚刚结束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被推向顶峰。

毋庸置疑,2019年是大湾区真正辞旧迎新的一年。

开启粤港澳联动新纪元

“2019年应该是一个转折年。”比一比保险研究员高武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讲道,利率下行带来的行业营销,让2019年的保险市场与众不同,在大湾区则更多显示出联动的信号。

实际上,粤港澳互联互通几乎是2019年湾区内全行业的走向。各行业政策改革都昭示着,未来港澳居民进入内地九市生活、工作的壁垒会越来越少。

7月1日,珠海医保局正式推出“常住横琴的澳门居民参加珠海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即可在全国范围内办理异地住院,享受刷卡直接结算;10月,深圳银保监局下发《前海跨境保险创新服务中心设立方案(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吃香的港险将被允许在深圳前海自贸区营业、落地服务。

特别的是,大湾区对港澳的开放包容度,也带动了整个内地行情。高武明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19年,内地更多保险公司都开始在香港申请牌照,包括各大老牌保险公司。香港保险市场排名也在2019年发生不少改变,央企份额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大湾区的房地产行业提早迎来春天,整个湾区甚至成为了2019年四季度房地产调整波动最频繁的区域。

11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公布了16项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专业级别到大湾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新政中“香港居民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意味着香港居民或将打破此前限制,能够购买内地非住宅类商品房。

在内地,广东多市主要通过宽松房地产政策,来加速人才吸引,巩固提升湾区实力。而受先行示范区头衔提振的大湾区“中心之城”——深圳,则先后发起调整“豪宅税”、开放深汕合作区楼市销售、取消商务公寓“只租不售”等多番动作,让其成为国内一线城市中唯一楼市量价齐涨的城市。

在国际舞台上,大湾区则携手放光彩。11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启用,成功在国际能源消费中心向东半球逐渐转变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连接中国大陆与东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纽带。不仅为全球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提供更多可能性,更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通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便可知道,大湾区在2019年的突破,并不是一场无所顾忌的井喷,而是在有条不紊地落地的一条一例。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两年后,粤港澳大湾区明确发展目标,扬帆起航,开启粤港澳联动纪元。

科技力量先行

2019年8月18日,深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成为备受瞩目的湾区明星,深圳各行各业在政策的利好下获得“提携”。而能够自诩为核心实力的,当数金融科技。

从深圳宝安机场出口通道就能看到深圳科创企业的力量。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广告牌陈列在通道两侧,相继出现在眼前。由此可以确定,大湾区科创明星企业在2020年以及未来几年的重点拓展方向将是“对公”、“上云”。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阿里巴巴、腾讯、中国电信、亚马逊云服务、华为是在云计算市场中排名前五的供应商,共同控制着市场75.3%的份额。2019年,华为云从云计算入手,推动云业务上线,拿到进入对公业务的“金钥匙”。2020年,华为将正式全面开源鸿蒙系统,让“5G拥抱千行百业”;阿里巴巴将在2020年重点提高其云服务在零售、政府和金融等非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帮助完成数字化转型;此外,腾讯也将在2020年成立一个数字货币研究小组,以进一步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数字支付行业的研究项目。

以点及面,湾区“科技之都”深圳对金融科技的应用,既成熟,又极具前瞻性。

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区块链技术的重要讲话,将区块链技术推向风口。彼时,深圳已实现区块链电子账单推广,累计开出超过1000万张区块链发票。两个月后,深交所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发布深证区块链50指数,及时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指数化投资工具。

2019年,再塑了深圳的科技高光时刻,也让人看到大湾区金融科技势不可挡的锋芒。

下一步:国际化成长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不同产业的交叉融合更加频密、深入,找到了自身的壁垒,也同时看到了国际化的方向。

7月22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已上榜的129家中国企业中,有20家的总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基本涵盖了汽车、家电、房地产、互联网和金融保险等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部门,且智能制造、物联网相关的软硬件领域正在形成协同发力的态势。

然而,在生命健康、娱乐、食品等领域有所欠缺,整个湾区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在行业观察家眼中,大湾区2019年的政策利好是点亮这些“弱势”领域的关键。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华夏时报》记者预测:“在2020年,整个大湾区的食品企业应该会朝着湾区的政策红利来加速整体发展。从产业端、政策端、消费端来看,非常看好。”

而对于已建立起强烈的品牌升级观念的企业来说,“国际企业范”将是2020年的目标,也极有可能在大湾区实现。资深家电产业观察人士刘步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白电企业最具代表性的是格力、美的,黑电企业则是创维、TCL,它们都有希望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家电品牌,对中国制造在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做出实质性贡献。”

实际上,建成国际一流湾区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使命。2019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大湾区建设将按照“三步走”进行安排:第一步到2020年,大湾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构建起协调联动、运作高效的大湾区建设工作机制;第二步到2022年,大湾区基本形成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第三步到2035年,大湾区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距离“第三步”,还有15年的时间,相信粤港澳大湾区会用更多的“2019”来实现这个愿景。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秦岭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