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山西临汾村干部用水泥封堵群众煤炉 生态环境部回应:散煤治理切忌简单生硬

作者:刘诗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2-26 17:59:05

摘要:对于近期网络热议的山西临汾“水泥封炉”事件,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在回应媒体提问时表示,散煤治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推进散煤治理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部始终强调依法依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基本民生作为底线。

山西临汾村干部用水泥封堵群众煤炉 生态环境部回应:散煤治理切忌简单生硬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12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对于近期网络热议的山西临汾“水泥封炉”事件,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在回应媒体提问时表示,散煤治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推进散煤治理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部始终强调依法依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基本民生作为底线。

近期,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大槐树镇南营村被曝出现村干部用水泥封堵村民家的煤炉,不让其生火做饭、烧煤取暖的事件,引起公众热议。当地政府回应称,用水泥封堵煤炉仅在此前划定的禁煤区,并且已经与村民进行协商。不过在最初的爆料当中,该村村民表示这一做法确系强制要求。

刘友宾指出,散煤治理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研究表明,散煤治理对当地PM2.5改善贡献率达三分之一以上。同时,散煤治理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能同步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等问题,是一件为民造福的事。特别是进入秋冬季,更是把确保群众温暖过冬作为头等大事、第一原则。

散煤治理工作量大面广,特别是涉及到居民做饭取暖等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同,需要公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工作中切忌简单生硬,要做实做细,加强宣传动员,把好事办好,让公众切实感受到环境获得感,生活幸福感。”他强调。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历史上山西一直是煤炭大省,临汾由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重污染企业多、排放强度大,2018年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城市当中排名倒数第一。

根据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要求,临汾市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组建的专家团队,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一市一策”跟踪研究。24日,临汾市大气污染防治“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组公布了临汾大气污染的成因:2018年临汾市SO2排放量最大的是民用散煤,占45.5%,其次是钢铁、焦化、电力供热;对PM2.5排放量贡献最多的是钢铁行业,其次是焦化、道路扬尘、居民散煤;CO排放量中钢铁、民用散煤和道路移动源占比分别为56.1%、22.4%和7%。

2019年,截至11月临汾市空气质量综合排名暂时退出168城市倒一,但CO和PM2.5仍然比较落后。《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这两项中钢铁行业贡献的排放量均系最高,其中钢铁行业CO排放量是民用散煤的2.5倍。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