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说“不”的沃尔克,凭什么改变金融世界?
财富八卦,八卦财富,财富人物,我们今天关注前美联储主席—沃尔克。
看人一生,如观一史。
保罗•沃尔克,不久前去世了。这位92岁的前美联储主席,先后曾被六位总统委以重任,多数草草收场,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经历过美元危机、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三次危机。
他曾被认为是“疯子”“赌徒”,但当其离开人世,却又被人们深深怀念。
对金本位说不
沃尔克的职位高光时刻是在尼克松时代。
他曾被尼克松政府任命为财政部负责国际货币事务的副部长,这是他担任过的最高行政职务。在此期间,他劝说尼克松总统,让美元与黄金“脱钩”,作为美元比价谈判的首席代表,与世界各国公共财政的权威人物,唇枪舌剑,最终在上司的帮助下,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从此,固定汇率体系翻篇,浮动汇率踏上历史舞台。
沃尔克因没能参加二战、保卫国家而深感遗憾,但曾身为财政部要员,“作战”各国财长,也是另外一种为国效力的方式。
后来,美国受第一次石油危机冲击,陷入典型的高通胀、高失业、低增长危机,而随着“水门事件”爆发,被尼克松委以重任的沃尔克,也就低调卸任,但不得不承认,结束黄金的硬通货地位,是沃尔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
对通胀说不
对于卡特总统来讲,再次启用沃尔克是个冒险决定。
当时的美国因通胀而焦头烂额,在经历了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后,投机气息充满美国金融圈,商业银行游说扩大从业范围,杠杆推高,居民消费严重透支,物价不断上涨,而经济不断下行。
沃尔克告诉卡特,他会用一切严厉的政策,“杀死通胀”。其做法被称之为“沃尔克利率”,即美联储今后的货币政策,不再单纯瞄准某个“目标利率”,而是“控制货币供应量”。
但当人们习惯了高经济增长带来的物质享受,谁又能忍受经济衰退带来的痛苦呢?
“杀死通胀”导致经济更加衰退,成千上万的普通美国人生活和企业发展,被踩了一脚急刹车。不能低息按揭买房了,很多商品滞销,底层生活压力加大,失业率扶摇直上,有经济学家问“失业率底线”在哪里,沃尔克回答“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其结果是,政府被骂惨了,卡特因失业率过高,失去了底层支持,无缘总统连任,里根就任总统之后,沃尔克留任,带来了年通胀率降至4%的答卷,却也提供了失业率10.8%历史峰值副产品。
这番做法,是否是虎狼之药,在业界仍有争议。但泡沫被挤出以后,高通胀从此与美国无缘,美国基本物价,以2%的年通胀率,保持了30多年的稳定。
与监管放松说不
2005年的时候,沃尔克预言“华尔街的贪婪将触发经济危机”,到了2008年,“次贷”泡沫破裂,大家才将此奉为圭臬。
奥巴马政府紧急成立“总统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并任命沃尔克担纲。沃尔克严厉抨击了商业银行的投机行为,并主张加强金融业监管,拆分美国最大的几家金融机构,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自营交易、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之类高风险投资,这便是“沃尔克规则”。
其实也是沃尔克当年离开美联储时,对放松金融监管的一种回应,也是为了最大限度限制金融巨头从事投机交易。
但“沃尔克规则”,因受制于内外压力和利益集团游说,最终草草收尾。如今的华尔街依旧沉迷于“高回报、高风险、高杠杆”的“三高经济”,“强监管”“去泡沫”和“限制商业银行跨域经营”如昙花一现,被人们抛之脑后。
沃尔克希望而来,失望而去,后来成立非盈利组织沃尔克联盟,此后的人生中,致力推动金融监督和经济政策的独立性。
唯有当其失去时,人们才能感觉其价值,如今各国政要和财长拼命怀念,致敬智者,何尝不也是一种心有戚戚,通胀依然存在,但还有谁能像沃尔克那般,即便与“全世界为敌”,依然目标坚定地压缩泡沫?
作者:水皮杂谈工作室
编辑:梁银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