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水皮:中国经济进入存量博弈时代

作者:水皮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2-07 00:48:00

摘要:健康也好、养生也好、体育也好、旅游也好,这些行业都有可能因此成为风口。中国经济有它的成长空间,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水皮:中国经济进入存量博弈时代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7年过去了,我们峰会连续办了十二届。过去7年中国的经济起起伏伏,我记得2014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同时发表“中国经济新常态”这篇文章的时候,大家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没什么感觉,当时权威人士提出中国经济增速恐怕得告别10%,进入到7%这个区间,而且7%比10%好,因为是有品质的7%。当然这个7%也不是轻易就来的,还需要很多措施才能确保7%。我相信几年过去之后,大家对当时这个论断有了切身的感受。

前不久刘鹤副总理在《人民日报》上写了署名文章,谈的就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他说是三种制度并存:一是国有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所有制并存;二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我们现在基本的制度框架。

这有什么意义呢?就像我们做峰会上的沙龙的时候,有人概括的,基本上宏观格局定下来了,或者顶层设计就是这个模样,不要再琢磨来琢磨去、翻来覆去的,想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再来重新设计没有必要。因为40年的成功经验证明这套体制是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核心的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中国政府来讲主要是平衡好有形的手跟无形的手,让市场主体激发自己的活力,这样经济才能持久。

我想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之下,政府强化逆周期调控也是必然的,也是政府的责任。但是趋势会不会改变呢?恐怕趋势不会改变。最近几天高善文的演讲大家传得也比较多,主要的精神还是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未来恐怕是“保4争5”。“保4争5”这个说法比较乐观,一个正面的描述,“保4争5”感觉跟6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实际上你去琢磨琢磨,保4,如果保不住就是破4,就是接近3。持有这样观点的人我估计会越来越多,经济指标究竟落在哪里?可能我们谁也说不准。我们借鉴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经验主义告诉我们,经济一旦进入一个长的调整,短则20年,长则30年,增长速度由10%到6%、7%,再到3%、4%,发达国家现在理想的也就3%,中国早晚会走到这一步。因为这么大的体量以后很难一直保持6%,一直保持6%是一个很恐怖的现象。但是从10%一步到3%,我觉得也是不可思议的事。

之前我写的水皮杂谈是“下楼”还是“跳楼”的问题,写文章时想起了巴克莱预言。2013年6月份,现在在北大国发院的黄益平,当时在巴克莱做亚洲首席,代表巴克莱提出了“李克强经济学”。他当时总结中国政府可能的经济对策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这届政府不会搞强刺激,第二,中国政府会坚持去杠杆,第三,中国的出路还是在调结构。现在看来他总结的这三点都没有错。我们基本上体现了不刺激的定力,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坚决不动用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方向应该对。只是他提到的时间、路径,现在看来多多少少有点偏差。因为他的结论是2013年之后中国经济会用三年的时间GDP的增速降到3%,急速调整,然后才开始持续10年的6%到8%的增长。结论是比较光辉灿烂的,但是过程,当时提出由10%一下到3%,连我都觉得不能接受。与其说不能同意,不如说不能接受,从情感上不能接受,我们还是太习惯于高速增长,包括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将近6年过去了,GDP呈下降趋势,但仍然还有6%,未来趋势可能下一个台阶,就是3%到5%。经济的调整有它的固有周期,时间长度现在肯定是不够的,结构性的调整实际上是一个长周期的调整。当然,我们对于未来还是很有信心,原因就在于至少有两个趋势是相对确定的:

第一,中国的城镇化还没有见顶,还没有碰到天花板。现在官方数据59%点多,实际上,据专家预测大概已经接近70%,还有空间,一般会到75%以上。

第二,我们要看到人口减少是一个趋势,但是老龄化也是另外一个趋势。从积极的角度来讲,老龄化对于人口的减少有对冲的作用,而且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风口“康养”。健康也好、养生也好、体育也好、旅游也好,这些行业都有可能因此成为风口。中国经济有它的成长空间,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我们这一次会议,除了关注宏观话题外,还设有康养分论坛、消费升级分论坛。消费升级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至少今天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水准跟我们理想的生活水准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消费依然有增量。

未来新技术的应用也许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投资机会,那就是5G带来的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三个字,由于政治局请专家上了一堂课,又一次引起全民热议。我们《华夏时报》前两年也办过两届区块链论坛,但这个东西技术上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现象级的产品开发是需要过程的,到现在为止比特币是最成功的现象级的应用,有没有能跟比特币比肩的技术?如果谁能做出这个突破谁就牛大了,也许就是下一个中国首富、世界首富。

总的来讲,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存量博弈的时代,其实不光是中国,全球企业都是如此。

日子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还不错。马上过去的一年,我们所处的传媒行业的确是屋漏偏遇连阴雨,行业分布倒数第一的亏损是汽车,第二依然是传媒,汽车大家知道是去年出现拐点,所以今年下跌很正常。传媒就这么倒霉,持续N年下跌了,因为汽车行业是传媒特别是传统媒体的广告大户,今年广告大户出现了这么大的负增长,所以对传媒的冲击非常严重。在这个氛围之下,媒体怎么寻找新的突破,我们的传媒峰会每年都在讨论,也一直没有确定的结论或者答案,但是我每年邀请各位,各位还都是活蹦乱跳地、欢天喜地地跑来参加会议,说明各有各的生存之道。

作为媒体,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寻找“护城河”,或者新的方向。比如说我们增加活动的量,因为做资源整合,媒体是有优势的,我们华夏时报也是这样。除了开这样的会,办各种各样的专业论坛之外,我们也组织财经大咖们,或者总编辑们,在座很多都跟我们合作过,走进上市公司、走进金融机构、走进开发商、走进优秀的企业。国外这个概念叫原生新闻。总而言之,就是提升我们对客户服务的品质,让客户感受到比过去更多的服务。

我在这里也再做个小广告。我们今年为了提升服务能力,眼光又瞄向了全国主要城市的城市综合体下面的地库广告,像万达广场,全国有300座,它下面的地库广告资源是一个待开发的富矿。你想想,开车进入地库的,至少在消费人群中间都是强势人群,而且地库从下地库到坐电梯这个过程中,有好几个场景都是封闭、被动接受传播的。我们下一步想做这一市场的开发,和在座的媒体、客户,一起寻找到新的契合点。

总的来讲,在媒体窘迫的情境之下,我们财经媒体的日子相对是好过的,我们今年有30%到40%的增长。最后的数字还没出来,前11个月相比去年全年有30%的增长,我估计12月过完,大概有40%到50%的增长。据我了解,北京的几个财经类媒体今年日子也是不错的,都有所增长,至少完成预算是有保证的。所以我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把我们自己能做的活做好,对于我们这些媒体来讲就有空间。

如果我们对未来有所把握的话,如区块链媒体形态,及时地插上一脚,我想未来的长期持续的增长,就多了一个增长点。希望我们今年的年会能给大家带来脑力激荡,给各位带来一点点启发。

编辑:严晖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