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企业扩张海外并购成趋势

作者:赵岩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27 21:57:17

摘要:企业扩张海外并购成趋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赵 岩 北京报道

   11月22日,在《华夏时报》主办的2009第三届中国CEO高峰论坛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再次成为了热门的议题。经济学家、企业家以及并购专家针对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是“陷阱”还是“馅饼”的话题展开了讨论。而他们也针对目前并购热门事件——吉利收购沃尔沃一事阐明了自己的态度,收购成功成为了他们一致的心声。
走出去是趋势
    “中国参与海外并购已经是一种中国企业无法选择的事情。”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现场表示。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光远同时强调,要做一个善意的收购者,“如果我们做野蛮人,阻力会非常大。中铝收购力拓失败,要有所反思,我们不能接受的民族情绪在国外存在。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方的感受,要有策略。”
    熊焰则表示,企业到了海外并购阶段,就要借助各种中介力量,要通过律师、会计师,借助专业的中介机构。“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联合PE,这样在达到专业化的同时也降低了风险。”
    而三一重工副总裁何真临则从另一个方面谈到了海外并购的失败原因:中国企业在文化、管理、法律三个方面都没有准备好。目前,三一重工在德国建立了工厂,何真临表示,正是考虑到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制造业,同时拥有大批优秀的人才,三一重工才选择走出去的道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供应链50%以上都在德国,在德国建厂以后,我们可以和很多上游供应链的战略供应者结成伙伴关系。”
    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则认为,中国企业要并购国外企业最重要的是有品牌、技术,“双方企业的人才、文化要相同,目标一致,这是并购的主要条件。”
看好吉利并购
    在讨论过程中,以上嘉宾也对目前的热点事件——吉利收购沃尔沃一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作为中国民营汽车业的代表,吉利收购沃尔沃胜算很大。
    “吉利能够成功并购,或者若干年后五百强企业中有吉利,我不意外。”熊焰现场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团应该属于民营企业,“目前看来,民营企业的机制有很大的缺陷,因此中国的民营企业有必要在并购中崛起。”
    马光远表示,吉利收购不是钱的问题,重要的是收购以后的整合问题。“上汽收购双龙不是在并购上的失败,而是在整合上的失败。据统计而言,所有的并购90%以上的失败在于整合的失败。”
    正略钧策董事长赵民则表示,并购成功与否要看接下来的表现:“通过惠普并购康柏的例子来看,并购很成功,但是股东和董事会不信任CEO,我认为这个并购也是失败的。”而在马光远看来,在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以及事件策划本身的精彩程度都是判断成败的重要因素。“腾中收购悍马,我也不认为完全是一场闹剧,从并购角度来讲,它的策划,它的任何一个步骤,都是非常精彩的,即使最后被管理层否定,这个并购本身在我看来仍然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策划。”无论是“陷阱”还是“馅饼”,中国企业都将正面这个已经来临的时代,“因为中国已经从净资本输入国变成了输出国,这个潮流无法逆转。”
    而从2008年看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海外并购,失败大于成功。马光远表示,盲目的走出去是失败的主要原因。“2008年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很重要的分水岭,当然是非常悲壮的,基本上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都是失败的例子。大多数企业,对自己的定位、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认知都存在很大的问题,都是想当然,所以我认为我们不仅仅要准备好,可能还要做很多很多的功课。中国企业要走出去是一定的,但是要避免盲目,要做到有所准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