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特别报道 | 300多家机构调研的白马股: 净利腰斩抛27亿定增后机构出逃

作者:宋婕 陈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1-08 22:18:54

摘要:工程软件龙头公司广联达(002410.SZ)最近过着冰火两重天的生活:一边是前三季度净利润腰斩,公司抛出27亿募资计划,机构出逃,俨然“白”不起来的白马股;但在三季报披露之后,公司迎来354家机构的密集调研。

 特别报道 | 300多家机构调研的白马股: 净利腰斩抛27亿定增后机构出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宋婕 陈锋 北京报道

工程软件龙头公司广联达(002410.SZ)最近过着冰火两重天的生活:一边是前三季度净利润腰斩,公司抛出27亿募资计划,机构出逃,俨然“白”不起来的白马股;但在三季报披露之后,公司迎来354家机构的密集调研。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谜一样的操作让中小投资者大呼看不懂,心情就像K线图一样跌宕起伏。

广联达证券事务代表常帆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业绩下滑只是收入确认方式改变所致,是阶段性的变化。还原确认方式后,同口径下业绩下滑幅度放缓。至于27亿的募资计划,是公司跟随行业发展趋势,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更进一步。

专家指出,公司市值自年初以来涨幅超过80%,并在9月达到上市以来最高点,如果没有足够业绩支撑,巨额定增会加剧投资者的担忧。

业绩下滑

广联达三季度报告显示,前9个月实现营业收入21.83亿元,同比增长22.78%;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45.74%;扣非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亏损52.48%。这也成为其上市以来最大幅度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最高亏损纪录是今年中报,净利润同比亏损39.13%。由此可见,第三季度并未止损,反而扩大了亏损面。

对于亏损原因,常帆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数字造价业务正处于云转型过程,相关收入确认方式由一次性确认转变为按服务期间分期确认,剩下的放在预收款中。但因为费用还是一次性确认,对表观的收入和利润影响比较大。

广联达是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简单来说就是将建筑工程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业务全部数字化。公司包括数字造价、数字施工、创新业务和生态业务四大板块。半年报显示,数字造价业务是其支柱,占总营收的70%以上,同时也是毛利率最高的业务板块,代表着最强劲的赚钱能力。

对比财报发现,单第三季度因数字造价业务云转型加速,相应预收款增加9000万元。申万宏源刘洋在其研报中测算,假设第三季度增加的预收款全部为云相关预收款,则还原后的营业总收入约为19.26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7.07%,还原后的净利润约为1.51亿元,同口径同比下滑27.17%。

还原后的数据虽然好过报表数据,但业绩依然在下滑。常帆告诉记者,这是报告期内公司对新业务的投入多所致,体现在研发和销售费用的增长率高于营收。

三季报显示,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42.27%、35.32%,费用增长主要因为薪酬增长。11月初公司在接受机构调研时称,截至2018年底有超过2900名营销人员,云转型完成之后,每个销售人员能够覆盖更多客户。“这只是阶段性的情况。”常帆说。

机构出逃

对于研发费用,不只体现在公司本身的投入变大。在发布三季报的当天,广联达还披露了增发预案称,拟通过非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27亿元,投向造价大数据及AI应用项目、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项目、BIMDeco装饰一体化平台项目、BIM三维图形平台项目、广联达数字建筑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和偿还公司债券。

除8亿元还债外,常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其他5个募资项目都是与公司主业息息相关的业务方向和底层技术平台。比如数据造价业务板块的大数据及AI应用项目,数据施工板块的装饰行业一体化平台项目。“是跟随行业发展趋势,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更进一步。”

如此大规模投入,定增的27个亿最终要由股民买单,若最终结果不如预期呢?

常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上述项目是公司正在孵化,或在现有成熟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不是另起炉灶做新业务,风险会小。“广联达是上市公司,有融资的便利,如果定增的方式能很快募资到资金,公司可以加快发展业务的步伐,更快抓住行业的发展趋势。”

公司对定增的看好似乎有些一厢情愿。第二天股票闪崩跌停。当天广联达还登上了龙虎榜,主力净卖出949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该股买入卖出席位均出现机构的身影,机构在突如其来的定增前应声出逃。

放牛塘联合创始人周兴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公司市值自年初以来涨幅超过80%,并在9月达到上市以来最高点,如果没有足够业绩支撑,定增会加剧投资者的担忧。

资深投资人士杜坤维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管理层也鼓励再融资做大做强主业,广联达在业绩不足以支撑市值高涨幅的情况下,推出定增预案,时机选得很好。“至于风险与收益就要看怎么评估了。”

扎堆调研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称,许多上市公司都希望能成为绝对的龙头,有机会定增就会尽量多融资,“甚至有投资饥渴症和融资饥渴症”。他说,A股再融资是IPO的很多倍,可美国股市基本上没有再融资,大家对股权含金量很珍惜,不愿意自己股权被快速稀释。

周兴用告诉记者,或许正是因为市值涨幅太大,很多投资者才想去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

数据显示,10月29日三季报业绩公布后,354家机构加入对公司的调研大队,包括高毅资产、博道投资在内的80家私募基金,以及高瓴资本、摩根士丹利等十余家QFII机构纷纷参与了这次调研。

东吴证券分析师侯宾告诉记者,一般从行业分析的角度,短期的业绩很重要,但不是全部。机构更看重一家公司基本面的逻辑,也就是其长期发展。

尽管各券商分析师在调研之后纷纷给出了“买入”的评级,但无一例外也都提到存在的风险是云转型不如预期。

常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软件公司云转型是行业趋势。就国内来说,软件公司转云比较顺利,但能够充分展现出来的公司不多。因此,公司三季度业绩的变化只是阶段性的,收入确认方式还原后财务数据表现和整体发展趋势依然可观。

编辑:严晖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