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邮储银行A股首发过会:预计发行规模约285亿元 国有六大行 “A+H”上市收官在即

作者:朱丹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0-24 18:56:46

摘要:最年轻国有大行——邮储银行A股上市又有新进展。10月24日,《华夏时报》记者获悉,邮储银行IPO首发上会审核获顺利通过。

邮储银行A股首发过会:预计发行规模约285亿元 国有六大行 “A+H”上市收官在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最年轻国有大行——邮储银行A股上市又有新进展。

10月24日,《华夏时报》记者获悉,邮储银行IPO首发上会审核获顺利通过。

资料显示,自6月披露招股书以来,邮储银行于6月18日完成了证监会首次申报,10月15日完成了招股书预披露更新。

据悉,以不低于6月30日每股净资产5.49元、发行股数5172164200股计算,预计邮储银行本次A股发行规模约285亿元。

邮储银行方面表示,目前,该行正在积极有序推进A股的IPO工作,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打通境内外资本市场,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为未来业务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同时,该行在资本补充方面积极作为,将有利于其进一步增强其资本实力,优化资本结构,增强风险抵御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此外,中报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17.04亿元,同比增长7.02%;拨备前利润684.82亿元,同比增长18.81%,净利润374.22亿元,同比增长14.98%。

邮储银行A股首发过会 预计发行规模约285亿元

今年2月份,银保监会公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截至2018年12月底)显示,邮储银行机构类型调整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一致,至此,国有“六大行”时代来临。

早在2010年7月,农业银行A股成功挂牌上市,这也意味着工农中建交这五家国有大行均完成了A股上市。

作为新晋国有大行的邮储银行,其于2016年9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募集资金总额达591.5亿港元,创造了彼时2011年以来最大的H股IPO。接着其“回A”的动态就备受关注。

10月24日,本报记者获悉,邮储银行IPO首发上会审核获顺利通过。

业内人士表示,等邮储银行完成此次A股上市,也就意味着国有六大行将全部实现“A+H”股上市。

实际上,今年3月,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于2018年业绩发布会上曾表示,该行正在积极推进A股的IPO工作。

接着6月28日,邮储银行在中国证监会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发行51.72亿A股。10月15日,招股说明书预披露更新。

据悉,以不低于6月30日每股净资产5.49元、发行股数5172164200股计算,预计邮储银行本次A股发行规模约285亿元。

根据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上市所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充实本行资本金。

邮储银行方面也表示,目前,该行正在积极有序推进A股的IPO工作,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打通境内外资本市场,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为未来业务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同时,该行在资本补充方面积极作为,将有利于其进一步增强其资本实力,优化资本结构,增强风险抵御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加快构建三位一体的“新零售”发展模式

作为年轻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盈利能力稳步增长。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 年 1-6 月,邮储银行的净利润为374.22 亿元;2018 年净利润为 523.84 亿元,同比增长 9.80%;2017 年净利润为 477.09 亿元,同比增长19.94%;2016 年净利润为397.76 亿元。

邮储银行称,该行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该行认真分析、积极应对金融 市场变化,把握市场有利时机,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利息净收入快速增长;进一步 优化业务结构,推进产品创新和服务流程优化,大力发展信用卡、资产管理、电子支付 等业务,推动中间业务快速增长;不断加强成本管控,优化成本费用结构;丰富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有效控制不良贷款增长速度。

而在资产质量方面,邮储银行也保持稳定。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2%,远低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81%的平均水平;不良贷款总额与逾期90天以上贷款总额比例为123.60%,关注类贷款占比0.67%,不到行业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对此,邮储银行表示,“有信心保持资产质量总体良好可控”。该行将继续坚持审慎的风险政策,坚持严格的风险限额管理,坚持资本总量约束,平衡好风险与收益。把好客户准入关,完善授信业务经营主责任人制度,实施新增不良分级预警机制,强化资产质量总分行联防联控,有效严控新增不良贷款。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运用大数据风控技术完善各类风控模型,优化完善内部评级体系。

此外,近年来,零售成为银行业转型的方向之一。

那么,在行业零售金融大发展的市场形势下,作为中国网点最多、下沉最深的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又是如何持续提升网点价值、加速新零售转型?

据了解,邮储银行正在加快构建“用户引流、客户深耕、价值挖掘”三位一体的“新零售”发展模式。即在用户引流上,线上线下协同,构建泛生活服务生态圈,吸引内外部用户;在客户深耕上,强化品牌、产品和服务、网络、成本、集团板块协同五大优势,构筑零售金融发展护城河,实现客户资产留存最大化;在价值挖掘上,发力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两大领域,推进零售金融升级发展,提升客户价值贡献。

邮储银行在招股说明书中也披露,该行正在积极全面推动网点系统化转型工作,通过科技赋能提升网点专业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网点核心竞争力,通过建设个人客户管理数据集市,提升客户画像精准度,实现对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服务。在实现客户精准服务方面,邮储银行不断探索与创新等等。

中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零售客户增长1100万户至5.89亿户,居行业第二;个人存款较去年末增加4521亿元至7.92万亿,占存款总额的87%;个人贷款增加2002亿元至2.55万亿,占贷款总额的55%。零售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61%。

国泰君安在此前给予邮储银行这样的评价:“拥有扎实且独特的零售业务基础,尚是一块未被充分挖掘的璞玉,新管理层年富力强,通过优化资产配置、科技赋能、提升运营效率,未来有望成为中国零售银行的生力军。”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