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利好刺激 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升破7.06关口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10月14日上午,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双大涨。
数据显示,截至当日12时,在岸人民币较前收盘价大涨近500点。离岸人民币涨近400点,盘中双双升破7.06元关口。同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2个基点,报7.0725,上一交易日中间价7.0727。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经贸谈判取得进展提振汇市情绪,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将进入强势过程。”国庆长假后,第13轮中美经贸谈判如期推进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汇市情绪受到提振,人民币汇价持续走高。截至14日12时,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大幅升值1.09%。
10月11日,中美经贸第十三轮高级别磋商结束。
根据新华社报道称,美中经贸磋商取得了实质性的第一阶段成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表示,双方在此轮磋商中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
特朗普也表示:“我很高兴看到,美中经贸磋商取得了实质性的第一阶段成果,这对美中两国和世界都是重大利好。希望双方团队抓紧工作,及早确定第一阶段协议文本,并继续推进后续磋商。”
受贸易谈判利好消息影响,人民币汇率回升。当时,还有不少分析人士预计称,周一开盘后,人民币汇率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反弹。
除此之外,王青还表示:“同期,受美国经济数据走弱,美联储宽松预期增强等影响,美元指数整体下行,也对人民币走强起到一定助推作用。”
比如根据10月3日,美国供应管理学会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9月美国非制造业PMI下跌至52.6,为2016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
王青还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从深层次角度看,近期宏观政策进一步强调逆周期调节,国内经济保持较强韧性;此外,在全球金融环境转入宽松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定力凸显,加之国内债市、股市等资本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上升,都为本轮人民币升值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望未来,王青亦预计称,在11月中旬智利APEC峰会到来之前,中美经贸谈判还将持续取得进展,市场氛围将继续有利于人民币;同时美元指数、经济基本面对比等因素也难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较强负面扰动。由此,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有望进入一个强势过程,不排除重返7.0上方的可能。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