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人逃走海外,索要10亿赔偿未果!中国拉链大王如今被捕!

作者:水皮杂谈工作室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8-15 18:59:27

摘要:A股市场上,兴于杠杆,败于杠杆的人不少。8月11日晚,“拉链第一股”浔兴股份公告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原董事长王立军因涉嫌内幕交易罪,被重庆公安局实施逮捕

欠债人逃走海外,索要10亿赔偿未果!中国拉链大王如今被捕!

A股市场上,兴于杠杆,败于杠杆的人不少。

8月11日晚,“拉链第一股”浔兴股份公告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原董事长王立军因涉嫌内幕交易罪,被重庆公安局实施逮捕。

激进收购埋下隐患

2016年,王立军通过旗下汇泽丰公司高杠杆收购浔兴股份,在资本市场上一战成名。当时,王立军以25亿现金,27.93元/股,受让了浔兴股份8950万股。而收购停牌前的收盘价是12.68元/股,收购溢价率高达120%。

所以,此事引发了市场的质疑:王立军高溢价并购浔兴股份,背后的目的是什么?他旗下的汇泽丰是否有足够的现金?

为什么呢?因为收购的资金全部来自祺佑投资企业。2016年11月14日,王立军的汇泽丰与祺佑投资、农业银行签订了《一般委托贷款合同》,汇泽丰以期限4年、年利率4.5%借来25亿元收购款。交易完成后,汇泽丰将手中的浔兴股份25%股权全部质押给祺佑投资。

但是,棋佑投资是由汇泽丰出资10亿元,农银国际控股出资15亿元成立的, 也就说,王立军出了10亿本钱,撬动了25亿元的生意,仅以这15亿元按年利率4.5%计算,每年利息支出就达到6750万元。

高杠杆、高溢价收购以及巨大的还息压力,为日后出事埋下了雷。

收购价之链致上市公司首亏

浔兴股份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最大的拉链生产商,也是国内唯一能与国际巨头抗衡的拉链企业。

2006年上市之后浔兴股份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并于2016年达到顶峰。当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和1.18亿元。

相比于每年6750万元利息的支出和25亿现金,这点利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仅仅过去了10个月,2017年9月,王立军再次发起并购,浔兴股份再次贷款10.14亿现金收购了新三板公司价之链65%的股份。

按照王立军的设想,公司作为国内拉链龙头企业,交易完成后,可在原有B2B业务基础上新增B2C业务,自然而然形成拉链+跨境电商双主业。如此一来,浔兴股份得以转型,公司估值也能得以重塑。

公开信息显示,价之链在2015年、2016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882.6万元、5570.27万元,收购价之链时,价之链原实控人甘情操、朱玲等交易对方作出业绩承诺,2017年-2019年分别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1.6亿元和2.5亿元。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直高杠杆,难免不踩雷。并购完成不到1年时间,价之链业绩急剧变脸。2017年实现了净利润9796万元,2018年净利润亏损7589万元。

无奈之下,2018年浔兴股份对价之链全额计提商誉减值,导致巨亏6.5亿元,这也是浔兴股份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价之链爆雷,让王立军彻底梦碎。

随后,浔兴股份以其无法完成业绩承诺为由要求索赔10亿元,由此引发了价之链原实控人甘情操等人与上市公司彻底决裂。而目前,甘情操和朱玲夫妇避走海外,索赔10亿元遥遥无望。

同时根据计划,本打算收购完价之链之后,就将原来的拉链业务作价12亿元,彻底剥离给浔兴集团,但是重组的终止,让公司的算盘再次落空了。

而在这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之下,浔兴股份的负债率也一路高歌猛进,由2016年的22.71%上升到目前68.51%。

其实,继25亿元杠杆贷款之后,再次贷款收购加大了浔兴股份的资金压力。所以业绩爆雷、子公司失控更是让浔兴股份的问题突出。

目前浔兴股份持续下挫。目前浔兴股份的股价在4.73元/股左右,市值仅有17元,而王立军所持有的市值仅有4.2亿元,浮亏超过20亿元。

所以,没想到,王立军赔了夫人又折兵,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让曾经的“拉链第一股”浔兴股份跌落神坛,也让自己困于囹圄之中。

其实回过头来看,2016年是一个疯狂的炒壳年份,也是一个毁灭财富的年份,而王立军很不幸在这个浪潮中被拍到了沙滩上,高杠杆可以成就一个人、一个公司,但同时也毁掉一个人,一个公司。

作者:水皮杂谈工作室

编辑:张爱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