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下单量环比猛增400% 京东拼购引领社交电商变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在今年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015亿元的京东618全球年中购物节中,以拼购为排头兵的社交电商发挥重要作用。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通过与全国50余个产业带达成合作,京东拼购在今年618期间下单量环比增长了400%以上,京东拼购小程序下单量同比增长51倍。
在这背后,整个电商行业正面临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一二线市场增长乏力的困境。凭借社交裂变快速触达消费人群的优势以及对低线市场用户的广泛覆盖,京东拼购正在成为引领社交电商市场变革的新引擎。
拼购成拉新利器
将今年618开启的第一天即5月24日,定做京东的“全民拼购日”,凸显出拼购业务在京东的重要地位。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韩瑞认为,“这彰显了京东获取下沉市场的信心。”他还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京东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一直在开展新的基于社交玩法的业务,就是拼购。通过拼购获取新用户是过去一年京东拉新非常主要的方式之一。”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一二线市场的增长乏力,获取低线市场新用户成为电商平台的头等大事。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下沉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移动互联网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规模达6.18亿。
这其中京东拼购起到的拉新作用令人不容小觑。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618期间京东拼购的3-6线城市的下单用户增长了106% ,引入京东全站的新用户同比增长超3倍。
而为激活三至六线市场,京东在5月24日还发布了“厂直优品”计划,将在全国超过10万家工厂型商家和国内消费者之间搭建高效率的零售体系。新华社旗下的“新华信用”平台成为京东品质重要的源头把关人。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作为“厂直优品”计划的重要承载平台,京东拼购以“美之扣”、“清凉一度”为代表的首批50个工厂型商家,已经入驻“新华信用”平台。
在这背后,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内地形成了众多分工细致、产业链完整、制造和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的产业带,坐享国际贸易的红利。从义乌、金华的家居用品,到虎门、东莞的小家电,再到晋江、石狮的服饰鞋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形成近200个产业带,吸纳85万商家,产业带生产规模近5万亿,是最具活力的中国制造业大本营。
但过高的外销依存度使很多制造型企业只关注生产制造,在品牌、市场、营销等环节发展薄弱。有业内人士认为,利用国内成熟的电商平台体系,快速补足自身在品牌、营销等方面的短板,是产业带企业实现转型的一条“快车道”。
据记者了解,针对制造型企业,京东能够提供包括生产制造流程数据化、营销环节数据化、C2M反向定制、数据化金融服务、智能物流、智能客服等全链条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利用京东成熟的供应链、物流体系快速覆盖全国市场,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跃迁。
发力多端口社交电商
京东拼购拥有众多入口。最新的一个是今年618期间正式上线的京东拼购APP。“今年京东最大的一个战略性方向,就是要推进多端布局。”6月3日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集团平台生态部、无界零售赋能事业部负责人林琛也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如是说道。
拥有十亿用户的微信则是京东拼购最重要的发力平台。6月16日,618高潮期第一天,微信“发现”页面中“京东购物”入口成交额同比增长174%。而在6月1日,“京东购物”小程序的成交金额较5月日均增长150%。
2019年5月,京东宣布与腾讯续约三年。京东零售集团轮值CEO徐雷在今年5月的发言中曾表示,“我们将利用微信一级入口及微信市场的海量用户等独特资源,打造区别于京东现有场景和模式的全新平台,这将是京东深度挖掘微信市场、拓展三到六线城市用户的重要手段。”他当时称,这项业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上线并不断优化。此外,今年618期间京东的PLUS会员还与腾讯视频的VIP会员实现初步打通。
韩瑞在接受《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采访时还称:“这个全新平台将是我们和腾讯未来三年合作非常重要的一个全新开启。与此同时,京东也将深度利用社交裂变这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在微信里进行拓展,把社交页面的玩法发挥到极致。”
据记者了解,京东618年中购物节期间,京东拼购在社交裂变这种新型营销模式上大举发力。除了上万个活动吸引2亿人次参与外,分享裂变流量占比超过75%,裂变倍数高达23倍。
其中,社交魔方在今年618期间表现十分抢眼。针对拼购商家,社交魔方在618期间累计开放了60款赋能玩法,带来全新玩法超过8款。此外,在今年618期间,社交魔方还推出“百万好货1元抢”、“一元帮帮团”等定制趣味玩法,帮助商家实现曝光和拉新的最大化。与此同时,社交魔方还对商家实行分层赋能,满足京东全域不同类型商家在618期间的销售需求,提供共计4大类,25种配套解决方案。
京东拼购在618的亮眼表现,意味着其或将引领社交电商市场进行一场更大变革。
编辑:王强、史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