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是“弯道转向”还是“一路向黑”:民进党的两岸政策难脱选战色彩

作者:杨晶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6-20 10:39:14

摘要:根据民进党公布的5家民调公司数据,蔡英文以35.67%的支持率战胜获得27.48%支持率的赖清德,代表民进党参选2020“大选”。蔡英文的枪口也正式从党内转向党外,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是否成为其选战的“武器”也备受各界高度关注。

是“弯道转向”还是“一路向黑”:民进党的两岸政策难脱选战色彩

杨晶华

6月13日,台湾地区民进党2020“大选”参选人党内初选终于在一波三折之后尘埃落地。根据民进党公布的5家民调公司数据,蔡英文以35.67%的支持率战胜获得27.48%支持率的赖清德,代表民进党参选2020“大选”。蔡英文的枪口也正式从党内转向党外,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是否成为其选战的“武器”也备受各界高度关注。

民进党两岸政策走向的“驱动力”

基于两岸关系对台湾地区发展的内生影响力,国、民两党都将两岸政策视为其整体政策中最重要的组成。蔡英文的初选获胜表示民进党已正式启动对外作战的“程式”,两岸政策的运作也将转为“战时模式”。就目前的发展态势及民进党的决策思维观察,民进党两岸政策发生良性逆转的可能性不高,并且持续恶化的风险有所上升。

一是民进党面临“选战工具箱”空乏的困境,持续推进“反中”政策的可能性增大。面对2020“大选”的压力与挑战,民进党提振选情的手段非常有限。“经济牌”难产、难起效,“政绩牌”说服力不足,已成为选战负资产,“美国牌”的主动权与掌控权非常有限,“邦交牌”的风险较高,效果不易预估。同时,在选战议题上民进党也已失去主导权与话语权,如“庶民经济”领地已被韩国瑜占据,“青年世代”议题主要由柯文哲掌控,“善政”议题则由朱立伦主导。基于能力与旧有选战思维的影响,民进党一贯占据“统独”高地,牵强制造选战议题,增加自身的曝光率与话题性。

二是民进党面临内部整合难题。尽管蔡英文赢得党内初选,但“内战”的裂痕尚未弥合。民进党的此次初选出现几个值得观察的新情况,如民进党的“总统”现任首次受到党内其他政治人士的挑战,初选规则公布后一改再改,民调结果被诟病作假,从侧面反映出党内存在严重的离心现象。一方面“九合一”败选后,“台独基本教义派”对蔡英文的不满公开化,并转化为一股“逼宫”力量,最后汇为支持赖清德的力量,一度使民进党濒临崩解的边缘;另一方面蔡英文为获得党内胜利,在初选的过程中不惜利用手中掌握的公权力,破坏游戏规则,导致聚起一股显性及隐性的反抗力量。党内的离心力量不仅会成为影响选举的重要因素之一,还可能在败选后产生地震式爆发,引发党内权力结构的重组。面对强大的整合压力,蔡英文很有可能会选择“剑走偏锋”的路线,在选举期间利用“台独”行动迎合、安抚深绿力量,巩固基本盘。

三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走向。在中美博弈复杂化加剧的大背景下,蔡当局此前选择了“一边下注”的路线,不仅全力迎合美国启用“台湾牌”遏制大陆的战略,还企图挟洋自重,反打“美国牌”,通过提升台美合作关系,以转移执政危机,巩固执政权力。尤其在选情严峻的情况下,蔡当局已将美国的支持视为选举的“救命稻草”。然而,“台湾牌”始终是服务于美国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战略布局的。美国不是蔡当局的“提款机”,其支持受到中美关系波动的影响。蔡当局的两岸政策也会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主张的左右。

民进党两岸政策的选举工具化

从蔡当局的选战步调及套路,其两岸政策势必以胜选为核心,从几个方面逐步推进:

一是蔡英文将持续包装“外硬内软”形象。从“九合一”选举崩盘后,蔡阵营在运作中做出调整,从门面工作着手,打造蔡英文“亲民”的形象,如“回廊议事”,在社交网站“Facebook”、“Instagram”以及“Twitter”上上传各种改图蹭热度,其中包括《星球大战》、《绿巨人》等流行文化元素,日前还在访问“Line”台湾办公室时与以蔡英文形象创作漫画“小英的日常”获奖的岛内漫画家合影。从蔡阵营的种种操作看出,蔡试图从视觉改变感觉,在执政绩效毫无起色的情况下,通过放低身段,蹭热度的方式,增加曝光率,缓解反抗声浪。而对于两岸议题,蔡英文应该会持续展现强硬的态度,塑造“辣台妹”的形象。

二是打“统独牌”,刺激两岸议题。2020“大选”中民进党恐怕会持续炒作“统战”,强打“反中”牌。此前,蔡英文曾强硬表态从未承认“九二共识”,并污名化“一国两制”,扭曲大陆的诚意与善意,制造紧张氛围,试图通过提升所谓“防御安全”的关注度,降低经济、社会民生议题的聚焦度,使选民暂时放弃经济愿景,忽略其执政无方。在网络声量上,蔡因此吃到过甜头。近期,蔡再次将触角延伸至香港议题,声援因《逃犯条例》修订引发的骚动,挑衅大陆的“一国两制”政策。在未来的选举进程中,蔡恐怕会乐此不疲地借助“呛中”、反对“一国两制”,制造话题,炒热选情,麻痹经济性选民,以掩盖台湾地区诸多待解的社会问题。

三是加强“反中”法律武器,限制两岸良性交流。在此前一段时间,民进党当局利用“立法院”的多数席次,“强渡关山”,以最快的时效与节奏,进行了系列“修法”动作,包括在“刑法”修正案中将大陆、香港、澳门纳入“外患罪”适用范围,修订“机密保护法”延长管制期限,限制马英九、吴敦义等赴大陆访问,修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为两岸政治协议签署设置“超高门槛”的“双审议”及“公投”程序,对两岸政治协商谈判实施封锁,并将管制范围扩大到“海峡论坛”等民间交流平台,将“公投法”向利于民进党选举的方向“修订”。由此可预判,民进党将持续利用“立法院”优势,进一步强化限制两岸交流的法律手段。

四是坚持“亲美日反陆”的战略推进。一方面蔡当局希望充当美国围堵大陆“排头兵”或“急先锋”的战略定位在一定时间内不易扭转,并且“票选政治”可能会激发蔡英文在选战过程中,提升强打“美国牌”的力度,甚至牺牲台湾地区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蔡当局可能会加大对日本的拉拢。台湾地区“立法院”于日前罕见动用表决权推动通过“行政院”版“海关进口税则”部分税则修正草案,其中调降日本进口山药、味噌、谷类酒等15项农渔水产品与加工食品的关税税率,被外界解读为通过迂回的方式平复日本方面因“反核食公投”过关产生的强烈不满,并主动向其释放善意,以获取更多的支持。

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将恶化两岸良性交流

从发展态势观察,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在“唯选举至上”的政治环境中,其选战的工具属性、斗争属性增强,并凸显出只求即时效应,不做长远规划的问题,对两岸关系的良性、深入发展及台湾民众的利益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首先,错失拉动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不管是促进两岸的合作交流,还是推动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大陆都对台湾地区释出了足够的诚意与善意,并将台湾地区的发展纳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两岸具有十分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巨大的共同利益,完全可以打造双赢的合作平台。民进党当局在两岸关系议题上“开倒车”的做法属于逆势操作,尽管也会给大陆制造一定的难题,但更重要的是使台湾产业、台商、台生等失去更好的发展平台与机会。

其次,蔡当局以增强“自我封锁”的方式限缩台湾地区的活动空间。在两岸良性互动,深化发展基础上,台湾地区完全可以借助大陆的平台与支持获得更多“国际活动的空间”,以提升国际社会的能见度。由于蔡当局缺乏战略高度与国际格局,从自身及政党的利益出发,采取不断升级的“锁台”政策,并采取威胁、恐吓岛内团体与民众的方式制造“寒蝉效应”,强化台湾地区自我封闭的程度。海外支持两岸统一的台湾同胞目前已产生了强烈返台顾虑。

再次,加剧两岸关系的紧张与动荡。大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反对“台独”的决心是不容动摇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大陆首次将“六个任何”写入党的重要报告,既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警示,也强烈表达了大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的坚定信念。蔡当局不断推进试水、挑衅大陆底线,拉高两岸对立,提升自身影响力的做法,不仅很难迷惑民心、民意,还会加剧两岸关系的紧张。(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王义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