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两强争霸”VS“三国混战”:柯文哲动向决定选举棋战的格局

作者:杨晶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5-30 09:50:00

摘要:最终2020年“大选”是蓝、绿阵营“一决雌雄”,还是“蓝、绿、白”三足鼎立,柯文哲成为选举关键第三方,其选举动向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两强争霸”VS“三国混战”:柯文哲动向决定选举棋战的格局

杨晶华

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尽管尚处于党内初选阶段,国、民两党均陷入参选人难产的困境,但仍然高潮迭起。国、民两党的小棋局与2020选举的大棋局都分外精彩。蓝绿阵营之外“白色力量”的代表人柯文哲自“九合一”选举后,做足各种备选行程,尽管尚未明确表态参选,但一直被假想为“总统”参选人之一。最终2020年“大选”是蓝、绿阵营“一决雌雄”,还是“蓝、绿、白”三足鼎立,柯文哲成为选举关键第三方,其选举动向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蓝、绿内部乱战为柯文哲参选创造条件

国、民两党内的“茶壶风暴”还在持续发酵,自伤程度还无从预估,但基本态势比较明朗,国民党自“九合一”选举大胜后,优势被逐步消耗,而民进党自“九合一”选举溃败后,气压持续低迷。两党的沉疴在利益面前再次被凸显,所谓的“团结”与“整合”目前还看不到任何端倪。柯文哲的参选之路也因国、民两党的选情变化而峰回路转。“九合一”选举前,因蔡英文执政不力,支持度低迷,社会反抗声浪迭起,而国民党也未见强势“崛起”态势,柯文哲已被外界视为2020年“大选”的有利竞争者。然而“韩流”横空出世改变了此前的选战格局。因“韩流”的外溢效应,柯文哲在争取台北市长连任的选举中,仅以极其微弱的优势战胜国民党参选人丁守中,被视为布局2020选战的最差起点,同时柯文哲的热度也被韩国瑜分流或掩盖,出现被边缘的态势。

然而其后,国民党陷入参选人难产的困境,并且愈演愈烈。同时民进党也因惨败出现分裂危机,“台独基本教义派”向蔡英文“逼宫”,前“行政院长”赖清德也向蔡英文发起挑战,并且蔡、赖阵营在初选制度上进行政治博弈,蔡阵营因掌握公权力资源及党机器,为确保蔡英文胜率,一直主张修改党的初选制度,而赖阵营坚决反对“边初选边改规则”,并且态度强硬。民进党原拟于5月22日中执会拍板的“大选”初选时程,因手机民调占比与对比对象是否纳入台北市长柯文哲的分歧无法整合而持续延期,以争取转圜空间。党内撕裂强度尚待评估,但雪上加霜的效果恐怕很难避免。两党的“内战”所衍生的裂痕一定程度上为柯文哲创造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有利参选环境。

民调数据显示“蓝、绿、白三分天下”态势初见雏形

按照时序观察“TVBS民意调查中心”所做的2020年“大选”可能参选人的民意调查,2018年12月仅调查国民两党可能参选人的对比式民调,并未将柯文哲纳入。2019年1月17-22日所做的民调显示,柯文哲以36%的民意支持略胜过国民党可能参选人朱立伦的30%,远胜过吴敦义、王金平及民进党可能参选人蔡英文、赖清德。2019年2月14-20日民意调查显示柯文哲的支持度仅略低于韩国瑜2-3%。2019年3月18-20日赖清德宣布参选后的对比式民意调查显示,柯文哲的支持度仅落后于韩国瑜,并与赖清德互有胜负。2019年4月25-29日对比式民意调查显示,国民党由朱立伦或王金平出战,而民进党派出蔡英文或赖清德格局下,柯文哲占最大优势;然国民党参选人换为韩国瑜或郭台铭时,柯文哲则弱于国民党参选人而略优于民进党参选人。“远见研究调查”2019年4月29日至5月1日所作的跨党派对比式民调显示若韩国瑜出战,目前支持度赢过其他参选人;若韩国瑜不出战,同时柯文哲参战,则柯文哲会胜出。

由此可见,从民调支持数据显示柯文哲的支持度受国、民两党初选人选的影响很大,但已具备与国、民两党掰手腕的民意基础。当前,台湾地区“蓝、绿、白三分天下”选民结构框架现出端倪,但是否稳定,选举高潮期蓝绿支持者是否有较大程度的回流,尚需观察。然依据 “美丽岛电子报” 2018年12月的民调及2019年1月“TVBS民意调查中心”的民调显示泛蓝、泛绿及所谓“中间选民”的板块比例依序为35%,25%,40%。

从政党倾向观察柯文哲的选民结构可见,时代力量党与中间选民支持比率高,且民进党支持比率高于国民党。从年龄层次观察柯文哲的选民结构显示,40岁以下的青年群体有六成以上支持柯文哲,20-29岁的社会新鲜人多半是柯文哲铁粉。蔡英文曾作为20-29岁族群的第二顺位支持者,跟柯文哲相比,已大幅下降,支持度在22%左右,已落后于韩国瑜。同时40岁以上人群多支持韩国瑜。从教育程度观察柯文哲的选民结构可见,教育程度越高者支持柯文哲的比率较高。柯文哲、韩国瑜及郭台铭皆属于“非典型性政党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台湾地区民粹主义的诉求,属于民粹主义发展所塑造的个人魅力型参选人,并对中间选民有较强的吸引力。三者的选民结构有一定的交叠性,同时柯文哲与民进党的参选人对浅绿选民的争夺上也有竞争大于合作的关系。因此,在选举过程中,重要变量的变化或突发事件的发展都会引发选民结构的变动。台湾地区社会民意脉动的变化在较稳固的两党制格局中为第三势力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提供助力。蓝、绿、白竞合态势复杂性在加剧,“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柯文哲未来可能动向

从台北市长选举获胜后,柯文哲虽然没有直接宣布参选2020,但也从未淡出参选话题,并且也一直在制造选举话题,如陆续赴美、日参访等。根据日本《朝日新闻》5月15日的报道,台北市长柯文哲在5月24日访问日本之前接受《朝日新闻》专访时表示,他准备投入2020年的“总统”选举,目前正在开拓高雄等南部县市的后援会,但是他也强调,虽然在做准备,不一定会采取实际行动,要看民进党和国民党出线的候选人而定,并以日本历史人物德川家康为例表示“能持续耐心等待的人,会最后获得胜利”。参选的企图心还是很强的,但也不能排除其他选项。

柯文哲政治生涯的下一个路口将至,其未来的走向不外乎几种可能:一是不与蓝绿进行合作,也不参选,坚持做完台北市长任期,挂靴而去,但因其尚未组党,持续政治生涯或维系政治力量的难度比较大,有转轨蛰伏暂离政坛的可能性;二是直接参选2020“大选”,与蓝、绿阵营形成“三国鼎立”的选举格局,选情走向尚在动态变动中,胜算预测还要看国、民两党推举出的参选人的战斗力几何。如果国、民两党推出“两强”参选人,那么柯文哲胜算将最小,并且双方参选人越强,柯寻求合作的空间也越小;如果是“一强一弱”,那么柯文哲的胜算会被压缩,但“弃保效应”可能会被激活,那谁被吞掉还要看适时的民意支持度与发展态势;如果推出“两弱”参选人,那么柯文哲的胜算将大增。“两个超强参选人”或“两个很弱”参选人的较极端结构下,“绿白”或“蓝白”合作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其余情况下,“绿白合作”的空间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国民党推出强棒参选人,并完成整合,弥合初选裂痕的情况将成为“绿白合作”最大的催生力量。目前,柯文哲尚有待价而沽的空间,战略上“以静制动”,战术上厚积力量,伺机出击,恐怕是其现阶段的战略选择。

当然,若柯文哲坚持参选,那在没有组党的情况下,要在20多个县市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宣传或制造话题效应等动员方式催动“空气票”以获胜,也存在不小的难度,毕竟全台选民结构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与台北市的选民结构差距很大,台北市选举的成功经验也很难在“大选”中实现一比一复制。同时虽然厌恶蓝绿政治恶斗的民意在岛内很有市场,但依历史经验来看,也不能排除在“大选”最后时刻有蓝绿归队的情况发生。基于选举复杂性、多元性、速变性的思考,柯文哲希望同国民党或民进党党内不同意见的人合作的几率也仍然存在。因此,2020“大选”最终选战格局的固定尚需一段时日,柯文哲的路线选择为选战棋局的重要变量。(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王义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