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秋兴:美国馆筹资尚有2000万美元缺口
进入到年底,世博园内的各个场馆已经相继完工,而一直备受关注的美国馆尽管开工较晚,但仅用了89天就完成了钢结构的封顶。目前,美国馆的筹备人员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的忙于谈判、策划、汇报、招募等纷繁复杂的筹备事务,他们相信,明年世博会开幕前美国馆一定会正式运营。日前,就美国馆的筹备工作,《华夏时报》记者专访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有限公司Shanghai Expo 2010 Inc.、美国馆联合创办人艾秋兴Ellen Eliasoph女士。
《华夏时报》:我们注意到,陶氏在几天前宣布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馆组织方化工和材料科学类别的独家赞助商,目前美国馆的赞助商现在已经有多少家?
艾秋兴:我们的赞助商包括了不少美国的领先企业,例如通用电气、百事、沃尔玛、微软、波音、康宁、陶氏、纽交所等。我们手头还有一些重要的赞助合同正在最后的谈判过程中,我们会在不远的将来完成这些赞助合同签约并对外公布。
《华夏时报》:之前,美国馆高层表示,已经筹集了建造美国馆所需的6100万美元预算中的4000万美元,还有2100万美元的空缺等待填满。现在的筹资情况是怎样的,是否还有严峻的挑战?
艾秋兴:目前美国馆已筹集到4100万美元的资金。还要筹集最后的2000万美元,我们现在面对的挑战同我们筹集4100万美元时遇到的挑战在某些方面还是一样的。许多美国企业面临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而且中国上海世博会在北美地区的知晓度比较低。美国馆的工程不仅仅是造一座展馆。人们可能有个错误的印象:美国馆的建设进度都已经很快了,美国馆筹资已经没有那么紧迫了。这种误解实际上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筹资工作制造了障碍。我们每天都在努力消除人们的这种印象。除非我们把预算的每一分钱都筹到,否则我们就没法完成整个美国馆,就无法实现这个项目的巨大潜力。
我们非常感谢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女士、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先生、上海世博会美国展区总代表费乐友先生的大力支持,他们使美国企业对上海世博会和美国国家馆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
此外,若有企业现在错过了参与的机会,很可能等明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他们会为不能在这么精彩的盛会上亮相而感到遗憾。
《华夏时报》:能不能透露一下,目前已经筹集到的资金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艾秋兴:我们的预算资金总共为6100万美元,其中2000万美元用于展馆建造,2000万美元用于展览内容,包括运用了最尖端音像素材和特效的表演和展品,余下的2100万美元是运营成本,包括人员雇佣、展馆文化娱乐活动以及美国国庆日的庆祝活动等。
《华夏时报》:美国政府2009年7月10日正式签订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协议,一周后美国国家馆在世博园区破土动。仅仅89天后,美国馆于完成钢结构封顶。为何能如此迅速地开工建设?那段日子,你是如何度过的?
艾秋兴:尽管此前遭遇到金融危机和筹资困难,美国政府参与上海世博会的信心一直很坚定。因此我们决定在签约参展前,提前进入建筑设计和施工准备,从而保证了我们能在确认参展后迅速开工。奥巴马总统和希拉里国务卿在到任后就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全力支持,同时美国商界也给予了强烈响应,使我们在资金筹措方面越来越顺利,进而在7月美国政府签订参展协议后能立即破土动工,并全力投入建设,在短短89天里便完成了钢结构建造。
当然,这项工程不仅在于造一座建筑,美国馆还要在6个月的世博会展期里,向我们的观众呈现一系列内容精彩、声色动感、效果独特的展示,以及丰富的文化、教育和娱乐活动。所以,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展览设计、制作和活动策划。因此,在美国馆破土动工后,美国馆的组织团队就马不停蹄地继续了多方面的工作,例如展览设计和制作,在美国和中国组织各项筹资活动,与赞助商谈判,策划活动,以及招募展馆经理和工作人员。
从美国馆开工到钢结构竣工期间,我已经在美国和中国往返奔波了3次,忙于向美国国务院汇报项目进展,在北京和上海协调已签约的赞助商和承包商的工作,如食品供应商、活动策划商、零售商等,同潜在赞助商谈判,开设美国馆网络商店,组建美国馆运营团队等工作。由于时间紧,人员非常有限,所有人在这些工作上都基本保持着7×24小时连轴转。
《华夏时报》:美国馆何时能正式运营?
艾秋兴:随着钢结构业已完成,我们接下来要给主建筑包覆外壳,完成外部结构施工,然后在建筑内部安装各类设施,包括内部墙体、地板、管道、电器和通讯线缆等。美国馆的内部布局是分布在两个楼层,它们将容纳熙熙攘攘的观众,展示我们极其精密、复杂、高科技的展示内容,以及高端的VIP活动设施、零售店和餐厅。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完成内部建造和设施装配,以便我们从明年1月就能着手搭建展台,安装展品、家具和固定装置。期望在明年3月底前能完成所有展示内容的搭建,这样我们就能在4月份进行整个展馆设施的试运营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