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商户“二选一” 饿了么能否扳回整合百度外卖败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通过合并百度外卖来扩增市场份额的饿了么,似乎最终并没达到此前的希冀,被爆出无端强迫商户与其签独家合同“二选一”的做法,难道是饿了么全面进入“阿里时代”后的扩张新动作?
日前,《华夏时报》记者获悉,有北京以及东北商户先后向记者反映称,饿了么高压强迫商户“二选一”,与商户签定独家合同,若商户坚持选择美团外卖,饿了么平台将对商户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或采取涨点、或强制关闭店铺等手段。
借助阿里资本才重新树立市场信心的饿了么,难道在回头时已经被快速IPO的美团拍在沙滩上?此次不惜强制客户“二选一”,难道是饿了么发现最后逆袭的机会?除此之外,饿了么多次承诺将百度外卖打造成高端品牌,至今仍是一句空话。
“不合作定位到乡下‘无人区’”
全面进入阿里时代的饿了么似乎势头更猛,不但对竞争对手主动出击,而且还态势逼人,对商家也毫不留情。
“我们这边的饿了么业务人员经常打电话说,在饿了么平台上了,就不能上美团,如果不从美团下线,公司就给涨点或者强制关闭店铺。”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商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特别在去年年底,饿了么更是坚持让我们签订独家和众多协议,其中特别强调的是求签订独家合作协议,并收取500元独家保证金,否则保证金不退。甚至还将不听劝阻与美团继续合作的商家采取下线处理,有些甚至将商家配送范围配送到荒郊野外。
根据上述商户提供的信息显示,黑龙江某县负责运营饿了么的企业名叫雷霆物流有限公司,记者在该公司收取商家“饿了么独家运营保证金”的收据上看到,排他性要求很强硬:如商家不经饿了么允许在美团营业,保证金概不退还。
不但黑龙江,北京的一些用户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华夏时报》记者在走访中也了解到,饿了么为提升春节期间的“加快竞对商户转单,提升自己的流量转化,确实存在施压商户“签独”、置休或下线美团的行为。
一位北京商户告诉记者,根据饿了么内部印发的《签独执行策略》,饿了么要求商户最晚于2月1日前“签独”,并要求商户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期间必须为饿了么独家。该商户向记者爆料称, 在与饿了么签订独家协议后,商户们必须置休或下线其在美团平台上的店铺,否则饿了么则会采用降低排名加权,甚至排名沉底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影响商户在其平台上的正常经营。
进入今年3月,饿了么这种强制要求客户做出选择的做法更为明显。“为了保证商家不与美团合作,饿了么还派骑手尾随美团骑手进入商家。”另有美团商家向记者介绍说,从而记下商家,有些商家多次被罚。
还有一些商户向记者爆料称,对于不合作的商家,饿了么除了扣除此前的保证金和线下处理之外,更可气的是将商家配送范围配送到荒郊野外。
记者获得的一份饿了么商户配送截图看到,3月21日,商户本在泰来县铁西路,而饿了么却把商家的配送范围划到了荒郊野外。不仅仅是黑龙江的商户,包括江西省贵溪市、鹰潭市商户们也面临这种情况。
4月2日,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饿了么相关人士承认,我们是份额的弱势方,确实很多地方订单数和流量都不如美团,我们确实不希望“二选一”不存在,这样我们还有一些机会。
1+1<2 整合百度外卖失败
“饿了么如此疯狂,甚至不惜做法违规,其主要原因是多次更换东家以及整合百度外卖失败,最终内耗太多而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有业内长期观察的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再加上此前被多家媒体曝光食品问题,饿了么这块招牌已经在消费者心中逐渐失去可信的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 去年8月24日饿了么CEO张旭豪正式宣布8亿美元收购百度外卖的同时,百度外卖的高管已经基本离职。
根据资料显示,2017年春节前后,百度外卖原物流负责人朱勇离职;2017年5月,百度外卖副总裁陈锦晖通过微信朋友圈宣布离职;2016年底,百度外卖开始裁撤部分渠道城市经理,送外卖的“百度骑手”人数也在减少。
随着百度外卖整个并入饿了么系统,其旗下原有的系统和渠道也从底部开始大批解散。资料显示,百度外卖渠道部在北京总部宣布裁撤了郑州、西安、贵阳、南宁等多个渠道城市经理后,百度外卖又一次裁撤城市渠道经理。
“被饿了么收购之后的百度外卖在经历多次裁员和高层震荡之后,只剩空壳,随着百度外卖最终更名,主做高端品牌的百度外卖最终只剩下口号。”上述观察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原本希望整合之后的1+1>2的整合预期也被百度外卖代理商一次次维权所击碎。
去年11月,包括多家媒体曾报道,由于饿了么把部分城市独家代理商模式转为饿了么直营模式,引发代理商不满,多家代理商聚集在饿了么上海总部,打出横幅要求饿了么“还钱”。
在一份百度发布的声明中也提到,从2017年11月6日起,前后共有10次共计252人次的合作商人员到访百度,包括拉横幅、喊口号、冲击百度重要活动现场等。
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监测的去年9月三个应用日活用户数据显示,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处于800万到1000万日活区间,而百度外卖日活不足100万。
“虽然去年10月底,百度外卖更名为饿了么星选,但整合的阵痛似乎让饿了么失去了整个收购百度外卖得来的优势,随着百度外卖事件持续升级,让原来比较有优势的饿了么在市场份额下降的同时,品牌效应也收到了巨大的损失。”另有业内人观察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在这种背景之下,饿了么星选无疑必须重头做起。
根据此前饿了么高层的说法,新公司(饿了么星选)独立后,融资应该会马上追上,其定位是城市生活服务,贯穿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战略以及三公里生活服务生态构建。
“然而星选已经更名接半年多的时间,对于兵马先行的资金仍没有任何消息,估计面对饿了么市场份额的疾速下滑,饿了么似乎已经难以顾及饿了么星选平台的反击布局。”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对于如何抢回受此前收购影响的市场份额饿了么已经自顾不暇了。
在没有任何高端布局的基础上,除了强行“二选一”之外,饿了么未来靠什么抢夺?对此,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