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长三角热点城市房价止跌微涨 专家:试探性上涨或动力不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袁晓澜 李贝贝 上海报道
“金三”时节,长三角不少热点城市频现“小阳春”。近期,上海新房市场频频“日光”、其他核心城市如杭州连续数次出现的“万人摇”,苏州、合肥等土地市场热度飙升、频现高溢价地块的现象等,都在共同释放着楼市回暖的信号。
上海房价连跌20月后2月首次环比上涨
事实上,自2019年开年以来,长三角地区楼市就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暖迹象。
根据3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201903)》,纬房指数大数据(原大数据房价指数,BHPI)监测显示,今年2月,全国房价总体止跌回涨,142个样本城市房价平均环比上涨0.355%,房价环比上涨城市94个,环比下跌的城市为48个。而在1-2月间出现试探性上涨的城市中,一线城市整体小幅上涨,准一线城市以微涨为主,二线城市基本止跌回涨,三四线房价总体止跌小涨,个别城市较快上涨。
以长三角区域为例,上述报告透露,2月四个一线城市房价平均环比上升1.07%,其中上海在经历了连续20个月的持续下跌后,2月首次环比上涨了1.41%。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2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显示,上海2月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1.5%,同环比均上涨,且同环比涨幅均有所扩大;而上海中原地产于同期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春节的影响,2月上海楼市成交出现大幅下滑,当期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30.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2.0%,但同比增加50.0%;
准一线城市中,杭州房价止跌微涨0.32%,苏州则继续环比上涨0.53%。单以杭州市场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2月,杭州全市(不含临安)共成交商品房6730套,环比1月的16500套,形成断崖式下跌的趋势。但在近7年同期成交中,仅次于2017年2月,位居历史第二高位;二线城市房价平均环比上涨0.393%,多数二线城市房价小涨或微涨,其中南京房价由跌转涨。
土地市场同样火热,其中杭州及苏州两地的表现更为引人瞩目。例如,2月22日,春节过后的苏州首场土拍中,就有超过40家房企参拍,出让的6幅地块中有四幅土地溢价率均在25%以上;而杭州开年第一次土拍,四幅地块中就有两块溢价率超过10%,分别为11%和20.1%;2月27日,杭州余杭区又出让四宗地块,德信中国旗下的浙江润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拿下其中一宗住宅地块,溢价达30.55%。
针对上述数据及市场表现,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长邹琳华向《华夏时报》记者直言:“可以肯定的是,(当前的市场情况)比去年年底表现要好。”
短期房价难大涨
尽管如此,邹琳华仍然谨慎地表示,包括长三角甚至全国市场未必会就此继续“热”下去,未来的具体走势还是要取决于政策走向:“如果政策不发生整体松动,一二线城市可能小涨或微涨,三四线城市小阳春消退,回归稳中有降的轨道。如果政策整体松动,可能各级城市都会上涨。”同时,邹琳华向记者强调,在“房住不炒”、“稳字当头”的大环境下,这种政策整体松动的可能性并不大。
而与邹琳华看法相似,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201903)》也预测: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压力将平稳缓慢释放。由于一二线城市住房总价较高、对融资杠杆的依赖度大,只要限购、限贷等房地产核心调控政策不发生显著松动,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动力仍将受到很大制约。热点一二线城市房价或将以小涨或微涨为主,短期难以出现大涨。
同时,由于2019年初局部楼市的“小阳春”具有较大的政策试探性成份。三四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动力不足,如果未来调控政策不出现整体松动或转向,楼市“小阳春”难以延续扩展。即使住房调控政策整体松动甚至转为剌激购房,三四线城市局部“小阳春”可能发展为新一轮的房地产热,但房价会快速上涨之后仍将再度下跌。此外,如果房地产调控政策能够坚持房住不炒和保持充分定力,三四城市局部“小阳春”将自行消退,房价仍将趋于稳中有降。
因此,报告建议,坚持“房住不炒”,防范房价大起大落。在保持楼市相对平稳的前提下,稳妥实施住房市场长效机制方案。
责任编辑:袁晓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