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国产首台冶金智能涂装机器人落地山钢,施工效率提升30%,冶金行业智能化转型提速

作者:李贝贝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4-30 08:20:24

摘要:近年来,冶金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高温、高尘、效率瓶颈、绿色转型”等多重挑战。

国产首台冶金智能涂装机器人落地山钢,施工效率提升30%,冶金行业智能化转型提速

本报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近年来,冶金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高温、高尘、效率瓶颈、绿色转型”等多重挑战。尤其在高温环境下冶金耐火材料施工、精细化运维等环节,用工难、成本高、安全风险大成为普遍现象。对此,实现整体系统智能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月27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国瑞迪(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方面获悉,该公司推出的“绿色数智中间包智能涂装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可消除高温、粉尘、噪音等职业健康隐患,减少40%以上的产线用工等。

记者了解到,该款智涂机器人已在山东钢铁集团日照公司炼钢厂完成应用测试,施工效率提升超30%,同时减少人工干预风险,满足低碳生产需求。山钢日照公司炼钢厂生产技术室主任赵珉表示,该款智涂机器人投用后显著提高了作业环境安全性,降低了耐材损耗成本。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披露,当前冶金行业智能装备渗透率不足10%,此次国产化突破或加速行业技术迭代。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会长薄钧预计,未来五年,冶金施工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智能化改造或推动行业能耗降低15%—20%。

冶金耐火材料施工仍存诸多痛点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中国冶金行业总市场规模达到了13.34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了5.03%。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冶金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另据《2024至2030年中国冶金工程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分析,2024—2030年间,中国冶金工程行业总规模将以年均6.5%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30年将突破8700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冶金行业在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高温、高尘、效率瓶颈、绿色转型”等多重挑战,尤其在高温环境下冶金耐火材料施工、精细化运维等环节存在诸多痛点。

例如,作为连铸系统中钢水成材前与耐火材料接触的最后一个容器,“中间包”是连铸工艺的重要部分,对钢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据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会长薄钧介绍,耐火材料是钢铁安全生产高效运行的重要支撑,70%用于钢铁,不可替代。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专务理事张永杰也强调,作为钢铁冶炼的“隐形卫士”,耐火材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安全、能效提升和绿色转型。

不过,“中间包作为钢铁连铸工艺的核心环节,传统人工作业长期面临高温高危、精度失控、能耗过高、粉尘环境及施工质量波动等难题”,国瑞迪科技董事长、山东国茂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国直言。

据国瑞迪科技技术事务总监苏笃星介绍,目前中间包耐火材料涂抹主要使用人工涂抹方式,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中间包使用30个小时就需下线进行喷涂,喷涂中间包共需5次喷涂,每次要求不同,整个周期较长。同时,不仅喷涂作业需要全天三班待命、夜间作业,做包温度更是高达160°—180°,且受到做包温度差异、层间火候把握、压光力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喷涂效果颇不稳定。

智能施工设备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是我国突破钢铁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薄钧强调,耐火材料要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AI+智能制造。

记者获悉,国瑞迪科技日前发布的“绿色数智中间包智涂机器人”,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施工精度毫米级控制(定位精度达±0.5mm)、高危场景无人化作业及能源消耗优化,填补了国内冶金耐材施工智能装备的空白。

据了解,该产品可以消除高温、粉尘、噪音等职业健康隐患,为工人营造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通过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减少40%以上的产线用工,助力实现降本增效。同时,还建立标准化施工体系,实现工艺流程规范化、安全管理智能化,确保中间包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该产品已在山东钢铁集团日照公司炼钢厂完成应用测试,施工效率提升超30%。

业内分析指出,随着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压力加剧,智能施工设备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此次国瑞迪科技产品的商业化落地,标志着冶金服务行业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变的关键突破,或为产业链上下游创造逾50亿元增量市场空间。同时,国瑞迪科技这款创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将有力提升我国钢铁产业的自动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冶金服务行业向高端化发展。

据公开资料,国瑞迪的母公司山东国茂创立于1994年,与首钢集团、南京钢铁、山东钢铁等多家钢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其智能喷涂施工技术指标位居行业前列。山东国茂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资国瑞迪科技是公司应对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战略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党委书记李强表示,区域正加速布局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国瑞迪科技的实践为传统工业城区转型提供了样本。据透露,公司已与重庆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下一步将深化与宝武、鞍钢等头部钢企的场景化合作。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