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美国经济非正式苏醒

作者:王晓薇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0-30 20:02:09

摘要:美国经济非正式苏醒

美国经济非正式苏醒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上周,印度、挪威央行先后紧收货币,美国GDP一年来首次转正,史上最大规模的单周美国国债拍卖,一系列左右近期美元走势的事件连续发生。
    10月26日到29日,美元以“三阳一阴”的表现进行回应。超预期的首次GDP转正并没为美元带来持续上涨的动力,美元正在逐渐变得“叛逆”。
坏消息时表现好
好消息时表现坏

    10月26日,在上周第一交易日刚刚开盘两小时内,道琼斯指数便由上涨100点转为下跌100多点。随后,同样的转换也发生在了黄金与石油期货市场上,金价与石油期货价格分别从早期的涨势中下跌了10美元与2美元。市场避险情绪开始聚集。
    同一天,美国财政部创纪录的单周拍卖1230亿美元国债的计划也开始实施。2009年最后一次发行的5年期通胀保值债券(TIPS),再次受到市场欢迎,投标倍数为3.1倍,超过了过去六次同类债券拍卖的平均倍数。市场对TIPS的热衷也从另一个侧面暗示了对稍后几天发行的普通型2年期、5年期、10年期、30年期债券的冷淡。加之美联储即将完成回购3000亿美元国债计划给市场造成的忧虑,债市出现抛盘。4种国债价格均出现下跌,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两个月高点至3.57%。
    三方受堵的投资者开始涌向汇市。在避险资金的追捧与德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走软消息的双重压力下,从纽约市场午盘开始,美元对欧元自14个月低点发起强劲反弹,短线涨幅超过百点。在攻破1.50重要心理关口后,美元对欧元刺穿1.4900整数点位,最终上探至1.4870。美元指数也由75.409升至76.011。三个利空促成了美元的利好。
    10月27日,来自美国咨商会的利空消息再次助涨了美元。美国10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由9月份的53.4降至47.7。投资者对全球的经济复苏根基产生动摇。欧元对美元再次攻下1.4800整数点位,下跌至2周新低1.4785。
    10月28日,就在市场焦急等待第三季度GDP数据的前一天,美国9月新屋销售在连续5个月上升后的意外下降,与高盛将美第三季度GDP预期由3.0%下调至2.7%的消息,同时刺激着投资者对美经济复苏的担忧情绪,市场对风险资产的热情再次冷静。道指收盘下滑119.48点,跌幅为1.21%,石油与黄金期货也分别下跌了2.09美元和5美元。在债市,投资者也将兴趣集中在了对美国长期国债的关注上,当日发行的410亿美元5年期国债拍卖需求疲弱。美元对非美货币连续第三天全线走高。澳元对美元、纽约对美元、欧元对美元都触及两周新低。最终欧元对美元收报1.4708。市场分析师普遍预计,如果欧元对美元跌破1.4700重要技术支撑点位,那么欧元能继续走弱至1.46下方。美元指数也突破21日均线,反弹至76.48。
    10月29日,GDP首次转正的乐观情绪从一开市就显露出来,股市和期货市场开盘即走出上涨曲线。受复苏不稳情绪压制多天的投资者纷纷开始抛售美元。欧洲汇市早盘美元指数顺势震荡滑落至76.33时段新低,欧元对美元攀升至1.4736的日内新高。9点30分,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第三季度恢复增长,GDP超出预期0.2%,为3.5%。消息一出,欧元对美元从1.4726点位急剧走高,随后突破1.4800整数点位,上扬至1.4846,较日内低位最终反弹超过150点。
“坏消息时表现好,好消息时表现坏。在经历经济危机之后,美元作为避险货币的特性愈加明显。避险货币的逆周期性涨跌也将成为美元未来走势的重要特点。因此美元的跌势并不会简单地随着美国GDP的转正而结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长陈凤英说,“美元的这种叛逆也只有在美国经济真正进入复苏后才有可能扭转。”
转正不等于衰退结束
    与进入复苏相比,衰退是否已经结束成为了美国目前首先要断定的问题。单凭一个季度的GDP转正并不能成为经济已经结束衰退的确证,市场也以自己一周的反复质疑给予了充分的证明。
    作为最权威的认证——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更是严谨地用四项标准作为经济衰退开始与结束的依据,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收入、就业情况、工业生产和批发零售的销售额。当这四项指标呈现大幅度下降,延续超过几个月时就视为衰退,反之则意味着衰退结束。目前,在这四项指标中,只有GDP和工业产出在第三季度开始反弹,而非农就业和实际收入数据仍显低迷。处在26年高位的9.8%失业率将严重制约国家经济研究局得出美国经济结束衰退的定论。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的建议,如果想让失业率有所下降,那么美国经济的增幅必须持续达到3.0%的水平。在转正的第三季度GDP中,消费者支出对其贡献最大,为2.36个百分点。但这一成绩是与美国政府大规模刺激措施,例如旧车换现金计划刺激消费分不开的,当刺激作用在第三季度用尽,创纪录的失业率无法支持美国接下来的经济增长。
    “目前美国最有可能采取的恢复增长的措施仍将是扩大出口,这样既可以创造就业岗位又可以使经济得到增长。按这一逻辑,从结束衰退,到复苏确立以至达到潜在增长的这一长期时间内,美国实际上都不需要太过强势的美元。”陈凤英说。
    26日和28日,印度和挪威央行分别通过要求银行增加债券拨备和直接加息25个基点等手段打开了收紧货币政策的通道。与此同时,利率期货价格则暗示,多次出现在美联储声明中的将利率长时间维持在特别低位的表态仍将适用,市场预测美联储将在明年第三季度才能加入加息队伍。其它央行的加息在给美联储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美元走软做好了铺垫。“在这种预期之下,率先升息的货币一定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反之美元将会继续走软。”瑞银集团首席货币策略师Mansoor Mohi-uddin表示。
资产泡沫正在形成
    正当美国试图通过美元贬值走出衰退之际,另一个有可能制造出更大麻烦的泡沫——资产泡沫也正在形成。
    美联储接近于零的利率正在使美元沦为最廉价的融资货币,投资者通过借入大量美元,投资在包括股票和大宗商品在内的资产中,这种“套息交易”被末日博士鲁比尼认作是“危机之母”。
    “我们当前最大的风险在于我们正在种下引爆下一场金融危机的种子,资产市场的泡沫与经济复苏的态势和金融部门的基本面完全背道而驰。”鲁比尼警告说。“这种泡沫引发的危害有可能使得美国经济遭遇二次触底。”
    来自摩根士丹利的最新的数据也印证了鲁比尼的这种担忧。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发达国家指数自今年3月9日低点以来已经大幅上涨了65%,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指数更是达到惊人的飙升了96%。同时,追踪19种商品期货价格变动的路透杰富瑞商品期货指数也上涨了33%。
    鲁比尼认为,只有随着美联储的加息,这种套利活动才能得到逆转,美元才会终将触底。
    “实体经济面临的危险不在于货币政策的正常化,而在于这一步来得太迟。”英国独立策略公司总裁大卫·罗奇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