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播种中国乡村银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湘莲 北京报道
“除了要有好的政策支持,你还得有擅长的专业,要不即使你贷到款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把猪养好的。”贵州省兴仁县农妇汪元翠告诉记者。这位朴实的老太太告诉我们,她靠2000元小额贷款起家经营的家庭养猪场,目前家庭收入已经翻了好几番,现在她的小儿子也已经买上小汽车拓展业务了。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手发布《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意见中称“在我国农村不少地区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决定在中部6省、东北3省各选2-3个县市进行试点,以创造和发展一些适合农村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农村金融前景诱人
作为破解农村金融的创新之举,银监会2006年底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引入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三类新型组织,并在近年取得了一定的试点经验。
四川仪陇乡村发展协会秘书长高向军告诉记者:“目前,农民家庭也出现多元化需求,并不一定都是农业化生产,但是与农业、农民相关的保险并未在仪陇推广开来。更多的风险控制乡村发展协会要自己多调查,得到合理的控制。”
据银监会最新统计,截至2008年8月末,全国已有6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6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收资本17.03亿元,存款余额28.31亿元,贷款余额19.17亿元。从贷款投向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贷款8.95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6.69%,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1.32亿元,支持农户22797户;农村小企业贷款余额7.75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0.43%,累计发放小企业贷款10.17亿元,支持小企业4452户。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何广文教授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村镇一级现在的金融服务是很不充分的,特别是在传统的农区、不发达地区、贫困地区。根据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统计,农村金融机构的缺乏很突出,到去年年底中国有2800多个乡镇没有任何的金融机构。”
而高向军说:“无论村镇银行还是商业银行,只要是定位于商业银行,它必定会追逐自己的利润,农民以及贫困地区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村镇银行关心的对象。资金还是会从这些地方流出,到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她看来,仪陇乡村发展协会作为非政府的公益性组织对农民的需求以及了解会更加体贴、周到。但是,她也承认,分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可以满足农村不同层次人群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可以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特别是政策性的金融机构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只有把商业性和社会责任都考虑到了才可以真正为农民服务。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教授表示:“在如何提高三农问题的资金投入上,金融和财税改革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最重要,但是农民自身和社会也要积极参与,要在想做的基础上才能去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李莉莉博士告诉记者,对于那些到农村去的投资人,如果从贷款公司申请贷款则或许可以通过,但是倘若到农村信用社等单位去申请小额信贷,因为无法对借款人的身份进行认同则无法获得贷款。
湖南省浏阳农村合作银行社港支行的信贷员刘新武也告诉记者:农村信用合作社会在村级组织的协助下,对借款人的品质进行一个调查,只要没有赌博、违法违纪现象,勤劳、想致富的农户都可以申请获得小额信贷,并且随着农户及时还款记录的增加,信用额度也可以增加,目前他所发放的个人信用最高额度是10万元。对于获得信用村镇的村级组织,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利率可以申请获得一些优惠。
农村金融体系初具雏形
10月21日,《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通过,汇金将向农行注资约190亿美元。注资后,汇金公司与财政部各占农行50%股份,事实上,由农业银行、农发行、农信社三驾马车组成的最初农村金融格局已被打破。
3月4日,民生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第一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金融机构设立了彭州市村镇银行。
8月18日,农业银行率先在湖北、内蒙古发起设立两家村镇银行。
9月26日,交通银行发起并控股了大邑交通银行兴民村镇银行。
10月6日,花旗银行(中国)获得银监会批准在湖北省公安、赤壁成立两家贷款公司。
10月9日,浙江银监局又传出消息:该省的3个村镇银行试点指标名花有主:初步确定瓯海农村合作银行、建设银行将成为两家试点行的主发起人。
汇丰银行继在湖北随州、重庆大足开设村镇银行之后,又出资4000万人民币控股上星期在福建三明永安县设立的第三家村镇银行。汇丰银行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出于整体考虑,汇丰村镇银行在不同地区将尝试不同的运作模式。目前,四家村镇银行所在地区都有特色农业作为基础:如湖北随州以蘑菇加工企业、小型农用机械生产企业吸引了汇丰的目光。
目前商业银行的行为,可以看做是对监管层决议的响应。但是,央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秦池江指出,改革开放30年,农村金融也改革了30年,却依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的存款并没有完全用在农业,农村资金在不断外流。
农村金融蛋糕曾经是鸡肋
“商业银行从2000年以后逐渐撤销在农村的机构,在农村的服务能力基本上消失了,农村信用社对于自己的市场定位也不断动摇,都在向大商业银行学习,要搞商业银行,而不是一心一意思考如何在农村开展业务。”秦池江指出了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心态。
而一位农业银行基层干部则告诉记者:“农村金融业务分散,营运成本高,安全保卫环节薄弱,很难达成规模效应,在某些地方甚至亏损,这些原因导致农行大规模撤并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式农村营业网点。”对此清华经管学院刘玲玲教授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目前还存在较高的利差,城市金融业务已经为其提供了丰厚的利润,没有动力进入风险较大的农村。
“目前,在乡镇一级,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之间更多的还是合作的关系,目的都是为农村经济搞好服务,像在湖南浏阳,小额信贷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大力推广,邮政储蓄银行虽然有一定的参与,但是也仅仅是刚起步的阶段。”信贷员刘新武告诉记者。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