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银行业实现利润2719.76亿元 不良率近十年同期最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2月14日,在银行业保险业新闻例行发布会上,北京银保监局党委委员蒋平介绍,截至2018年末,北京银行业实现利润2719.76亿元,北京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793.3亿元,整体经营状况保持稳健。
具体而言,2018年北京银行业、保险业主业稳健增长,机构改革有序推进。首先,资产负债规模加速增长。截至2018年末,北京银行业资产总额24.17万亿元,同比增长8.86%;负债总额23.02万亿元,同比增长8.77%,资产负债增速同比分别上升6.06和6.58个百分点,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北京保险业资产总规模8543.4亿元,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9.96%;行业累计承担风险保障1097.6万亿元,同比增长32.8%。
同时,2018年存贷主业更加突出。各项存款余额16.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22%,占总负债的73.60%。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43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7%,占总资产的39.10%。贷款年度增量9187.6亿元,创2010年以来最高值。存贷款占比均达到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贷款投向结构优化。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服务领域。年末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2394.57亿元,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1472.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0%、26.62%。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平均杠杆率同比下降2.71个百分点,央企、国企平均杠杆率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
此外,不良处置力度加大。全年共有效处置不良贷款222.28亿元,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18.96亿元,不良贷款率0.34%,为2008年以来同期最低值,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
与此同时,机构改革和扩大开放稳步推进。法人公司治理和股权管理得到规范强化,“两会一层”履职能力持续提升。有序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和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年末北京中关村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0.88亿元。
这一年里,北京银保监局采取强监管、严监管措施,督促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回归本源。2018年,北京银保监局大力整治市场乱象,累计对包括银行、信托和其他非银机构在内的57家银行业机构开展现场检查50项,对包括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和业外机构在内的71家机构开展现场检查39项。检查内容广泛覆盖乱象整治和房地产、影子银行、交叉金融、同业资管、非法集资等多个重点领域。
在严肃监管处罚问责方面,北京银保监局针对监管检查等发现的违法违规情形,共处罚银行机构25家,罚款1625万元;处罚保险机构30家,警告16家,罚款372万元。
对10家银行机构采取暂停业务、暂停准入等限制性监管措施19项。同时,严格落实“双罚”原则,共处罚责任人39人,警告31人,罚款120万元,责令机构对101名责任人给予内部问责。并加强了对高管人员和法人机构总部的“顶层问责”,及时公开处罚信息,加大震慑力度,有力祛除行业乱象顽疾。
经过一年的专项整治,北京银行业资产结构持续优化,同业资产、委托贷款和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分别比年初下降7.45%、12.19%和11.49%,表外业务增速同比下降20.93个百分点,去通道效应明显,将金融资源切实导向直接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同时,北京银保监局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案件风险等,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底线,为实体经济发展维护良好稳定的金融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