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国开行11.5亿换航空证券牌照 中航系股东默契配合

作者:程元辉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0-23 20:46:02

摘要:国开行11.5亿换航空证券牌照 中航系股东默契配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程元辉 上海报道

   “航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航空证券)有望在11月中旬完成交易,不出意外将下嫁国开行。”10月21日,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员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9月30日,航空证券被“中航系”五大股东联合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售100%的股权,共叫价11.5亿元,交易挂牌附加条件指出受让方为国有出资的大型商业银行,须捆绑接盘股东出售的全部股权。
    本报记者也从多方渠道获悉,航空证券的受让方确定为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记者多次连线航空证券和国开行,均未能接通相关人士的电话。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对本报记者表示,从以前的银行参股保险企业,再到银行参股证券公司,金融“混业”经营正在试探性地进行,只有综合性的金融机构才能适合现代社会需要。
    一旦国开行顺利接盘航空证券,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成功入股证券公司的第一案,将打破商业银行无法控股证券公司的壁垒,这意味着我国放开金融“混业”经营逐渐明朗化。


默契交易航空证券
   “转型商业银行的国开行一直希望能够获得一张证券牌照。”11月13日爱建证券金融分析师孙亚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孙亚超说:“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后,中国证监会已明确不再新批证券公司牌照,国开行只有通过收购现有证券公司牌照。”
    去年以来,国开行在无法申请新证券公司牌照的情况下,曾多次传出收购申银万国、中信建投和渤海证券的绯闻,近期传出国开行对航空证券和渤海证券整合方案是实行“一参一控”。
    由于国开行与渤海证券迟迟未达成收购协议,全资控股航空证券成为国开行进军证券业务的捷径。
    航空证券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其五大股东全部挂牌出售其所持航空证券的股份。
    孙亚超认为:“中航系股东方与国开行打的是默契牌,只有国开行才符合苛刻的受让方条件,应该挂牌前都谈好了,就是走个流程。”
    根据拍卖公告中对受让方的要求条件:必须为由国有股东出资成立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2008年末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同时,2008年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3000亿。
    按照银监会口径,所谓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只是指工、农、中、建、交及正在向商业银行转型进程中的国开行。
    孙亚超说,工行、中行、建行、交行已经拥有证券公司牌照,已分别在香港控股了工银国际、中银国际、建银国际和交银国际等证券机构,“正在股改的农行2008年年底资本充足率为9.41%,也不符合要求。”
    此外,孙亚超认为,航空证券在证券公司行业资质并不算优秀,营业部也不多,对国开行来说,这块牌照更重要。


金融“混业”明朗化
    国开行成功入股航空证券将意味政策风向标的转变。我国一直执行严格禁止商业银行全资控股证券公司的政策,这已经是国内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最后一块政策壁垒。
    孙亚超说:“最后还要看银监会和证券会等监管部门态度,但未来趋势肯定是放开金融混业经营。”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曾表示,我国金融企业无需坐等相关政策的充分完备,只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稳妥积极地推进混业经营发展即可。
    “混业经营可以使不同的金融活动和金融产品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更有效率地服务现代社会。”奚君羊说。
    金融“混业”经营有好处,也有隐忧,这就是金融产品创新加快,金融监管难度加大。奚君羊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以前,金融机构都是混业经营,出了很多问题,主要是监管难度很大,于是就采取分业经营,业务简单,容易监管,但又不利于现代金融业发展。”
    他认为,金融混业经营放开是和我国金融监管机制健全紧密相连的,“我们国家金融监控机制才十几年,能否从性能、专业人员来源、人员素质和监管经验上进行充分解决,这决定金融混业经营开放速度。”
    奚君羊表示,从发展方向上看,政府正在适应目前金融发展方向,逐步有序地放开金融混业经营壁垒。
    不过,奚君羊指出,我们目前金融混业经营只是实行了股权关系上的转变,在业务上还是各自经营,业务上还没有做到委托经办,资金链上也未绝对打通,因为还只是形式上的金融“混业”经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