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河南伊川农商银行让农民足不出户分享金融红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2-31 12:28:2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仲琦 冯缨子 洛阳报道
新年临近,伊川县平等乡马回营村村民老马在村口的“银行”内取回在外打工的儿子寄来的10000元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老马告诉记者,他儿子在外打工多年,每到年前的这个时候都会寄钱回家,但由于以前村里没有银行网点,他只能去七八公里外的镇里取钱,加上他腿脚不方便,所以十分不方便。但自从村口的“银行”开业以后,在家门口就能取钱了,他再也不用去镇里折腾了。
老马口中的“银行”,就是伊川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便利店。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空白地带”。伊川农商银行看准时机,建起了普惠金融便利店,提供支农惠农补贴支取、转账、余额查询、口头挂失、存折补登等银行基础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难题。
“把金融送下乡,将服务送到村,切实连通乡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这就是普惠金融的本质。”伊川农商银行董事长康凤利说。
普惠金融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普惠金融”在伊川县全面铺开。
把银行开到农民家门口
每月月中一大早,在伊川县平等乡马回营村的普惠金融便利店里就会排起长队。
“每月的这个时候是发放养老金的日子,大家总喜欢凑这个‘热闹’。”便利店工作人员赵雅鹏笑着说。
这个便利店面积不大,里面摆放有一台智能柜员机。“以前取钱得骑十几分钟的摩托去镇上取,现在好了,‘银行’就在家门口,太方便了。”村民陈绪民说。
记者采访获悉,便利店建设刚起步时没有经验借鉴,为了防范风险,第一批金融便利店都按照银行网点安全防范标准设立,采取封闭式管理。后来发现,由于便利店大部分业务都是小额支取、余额查询和转账,安全系数较高。伊川农商银行又创新性地依托超市、农贸市场、诊所等建立起了开放式的普惠金融便利店,大大节约了成本,也加快了建店的步伐。
平等乡西村金融便利店是开放式的,依托的是一家生活超市。
“我每月有银行发的600元基本工资,每一笔交易再提成0.3元,金融便利店还给超市带来了不少的生意。”店老板刘琼琼说。
一组最新的数字显示,截至年底,伊川农商银行已建成普惠金融便利店210家,其中170家已投入营业,全年业务量高达89万笔,便利店辐射面达到全县行政村的96%以上。
“便利店的业务量直接反映了群众对普惠金融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便利店的建设力度,做到一村一店。”康凤利说。
让“普惠金融”真正走近乡村、贴近群众,才能让“普惠金融”切实便民、惠民、富民。
洛阳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要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更少的交易成本、更低的服务门槛、更优质的客户体验、更安全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小康创造有利条件。
普惠金融广场寓教于乐
除了金融便利店之外,在伊川县城豫港大道的普惠金融主题公园内,每到夜晚,就会聚集不少村民遛弯散步,格外热闹。
2015年底,伊川农商银行捐资筹建了洛阳首个“普惠金融主题公园”,是伊川县最大的一处市民活动中心。公园集休闲、娱乐、学习、健身于一体,总面积达9万余平方米,市民在休闲活动的同时,还可以了解最新的新闻资讯、金融知识等,也成为当地重要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基地。
如今,距离县城10公里外的鸦岭乡康庄村,普惠金融广场已经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休闲健身场所。
康庄村的普惠金融小广场是伊川农商银行复制“普惠金融主题公园”的模式第一批捐建的农村小广场,这里建设有文化长廊,摆放有健身器材。除了有党的十九大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内容外,广场上更多的是普惠金融知识的宣传。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村民介绍征信知识、人民币识别、反洗钱、防范电信诈骗、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以及农商银行的产品、服务、扶贫贷款申办流程等一系列内容。
“在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居多,村民信息不畅、金融知识有限,对新型的电信诈骗和非法集资防范能力低。普惠金融广场的建立,正是帮助农村群众普及金融知识、增强金融防范的风险。”康凤利说。
广场上去的人多了,需求也就大了。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伊川农商银行在村委会的办公区还设置了一个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每周,银行都会派专人到服务中心坐班,一方面对村里的便利店进行业务巡检,一方面到服务中心收集群众留言、采集农户信息,帮助解答难题。
目前,像康庄村这样的普惠金融小广场,在葛寨镇、彭婆镇等乡镇已经陆续建好,投入使用的已经有11个。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