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破局医疗困境 平安人寿助力健康升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2-24 16:36:24
高达1.2亿用户总数、5466万人次问诊总量、6.5万人次日均问诊、日均120万人日常健康行为管理、高达99%的用户满意度……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无不彰显着平安人寿健康管理的澎湃活力。
2015年,平安人寿率行业之先,首家发布了集在线轻问诊和健康管理功能于一身的“健康管理服务”。甫一问世,就得到了市场的肯定,2015年,获《中国保险报》2015年十大服务创新奖;2016年,获《经济观察报》中国最具服务创新奖和《21世纪经济报道》最佳服务体验案例奖;2017年获深圳市金融创新奖。
2018年,随着平安人寿健康管理用户规模上升至新的量级、服务流程步入全新阶段,又将华夏时报金蝉奖“2018年度服务创新奖”揽入怀中,这既是对平安人寿实践创新的认可,更是对其致力于改善民生初心的褒奖。
荣誉琳琅固然可贵,却不是平安人寿最能体现其厚价值的东西,其整个健康管理的全流程体系,才是当下最值得解构和剖析之处。
自聘医生轻问诊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让身处其间的人们逐步认识到健康才是“奢侈品”。而医疗资源有限的事实,却让“看病难”、“看病贵”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平安人寿健康管理自聘约1000名全职医生,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强有效的破局之道。
平安自聘医生均有丰富的行医经验,其中相当一部分医生是来自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及以上级别,涵盖了儿科、妇科、内科、外科、营养科、中医全科。这样的医生团队,无论从体量还是专业度来看,在国内8000多家健康机构内都首屈一指。
庞大而专业的医生团队,使7×24小时在线问诊成为可能,让客户能通过图文、语音实现实时咨询。同时,得益于医疗资源的集中与富足,家庭医生还能为客户提供体检报告解读、个性化健康管理、定期回访关怀和分诊转诊等服务。
医疗资源的优化专属配置,在平安人寿健康管理这里成为可能。
线上线下造闭环
为了让客户更深度地沉浸于健康循环,平安人寿打通了线上线下整个闭环。
在线上,客户能获取健康资讯、进行健康交流、展开健康测评、体验在线药房。在线下,客户还可以参与健康活动、享受线下就医。这样一来,多维度健康渗透、各环节无缝衔接,构筑起了完整有序的健康闭环生态。
尤其是在健康活动当中,平安人寿健康管理还运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教授的“助推理论”,将运动与“反枯燥”、“游戏化”结合,延展设计了多种活动形式,如健步行、平安RUN等,以富有趣味的形式让简单乏味的运动更具魅力。
科技赋能筑引擎
未来二十年将是保险业的黄金二十年,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消费升级、医疗支出、政策利好等因素所持续释放的保险需求,将不断驱动寿险业持续高速高质增长。
擎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的最好抓手就是科技,而平安人寿健康管理,则是对科技赋能的最好诠释。
平安人寿健康管理由“个性化档案+AI智能问诊+AI智能检测”构筑起了三大核心服务引擎,利用AI智能硬件,综合医疗数据、日常体检数据以及健康数据,形成客户个性化数据档案,再通过AI智能问诊,覆盖预防疾病、维持/恢复健康、疾病治愈三个方面。
与此同时,还充分运用大数据描绘用户画像,并通过深度学习等AI技术为用户精准推送其所关心和需要的内容,做到比客户更懂客户,率先实现健康管理的千人千面服务。
以人为本启新章
蒸汽机重新定义了动力,苹果重新定义了手机,如今,平安人寿的创新实践也正重新定义着保险。其通过“保险+健康”模式,让保险行业由量化和定价风险,向影响和降低风险转变,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以人为本”。
平安人寿依托于“平安金管家”APP,建立起与客户直接高频的联系。不仅构建起一系列承载巨大用户群、体系臻于完善的健康管理方案,还跳出了以往保险公司与客户低频接触的窠臼,从多维度帮助客户建立健康习惯并预防疾病,从根本上降低了患病风险。
这种全新的服务模式,既是平安人寿对其保障天职更具社会价值的诠释,更是其全域视野下“慈善生态圈”的基点之一。
大道至简,商业向善。
平安人寿健康管理不仅以“保险+健康”的全新模式为行业树立了标杆示范,还有效解决了社会医疗问题、促进国民健康管理,更是充分发挥其上亿客户量级的“国民性”效应,向公众广泛输出健康价值观,贡献更广义的社会价值。
从2015年的创新开局,历经3年深耕潜行,平安人寿健康管理通过不断升级的服务和持续完善的体系,不断为国人健康赋能,可以说,这既是重视民众需求的逻辑之选,也是三十而立的平安人寿,献给健康中国最好的礼物。
编辑:张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