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九合一”选举引国、民两党内部权力震荡 2020参战人选恐陷“罗生门”

作者:杨晶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2-07 20:03:05

摘要:“九合一”选举“地震式”影响引发各界对2020大选参选人的高度关注与关联预判。

“九合一”选举引国、民两党内部权力震荡 2020参战人选恐陷“罗生门”

杨晶华

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已基本尘埃落定。风起高雄,全台变天,“蓝绿政治版图”发生翻转。不论是国民党的大胜还是民进党的惨败都对政党权力结构产生冲击,恐将引发新一轮的权力重组。“九合一”选举“地震式”影响引发各界对2020大选参选人的高度关注与关联预判。

民意推动2020大选提名考量因素侧重年轻化、务实化、政治色彩淡化

“九合一”选举一般被视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中期考试”兼大选“前哨战”,其意义不仅是台湾地区政治格局的重要调整,也是民意走向的“探测器”,事关国、民两党大选参选人的提名及选战路线、执政政策的选择与纠偏。

“九合一”合并10项“公投”的选举结果显示民进党“兵败如山倒”,在“直辖市”及县市长部分,民进党从13席锐减到6席,得票率为39.16%,国民党从6席增至15席,得票率为48.79%;在市议员部分,民进党获得912席中的238席,国民党获得394席,并且国民党在多个县市中席次过半或近半。在“公投”部分,民进党在多个议题上的态度都与民意相左。从整体来看,此次选战凸显了几个重要面向:一是经济、社会民生议题是选战的主轴而非“统独议题”。民进党在选举的最后时刻,还在力图使对决焦点回归到“统独对决”即“蓝绿对决”,但结果不尽如人意;二是民众已厌倦蓝绿恶斗,这使政党色彩较淡的政治人物或第三势力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柯文哲现象”、“韩国瑜现象”;三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策导向在选举中是加分项而非减分项。“台独”推动的“东奥正名公投” 因同意票少于577.5反对票,且不超过投票权人数的1/4,而未能通过;四是民意转向加速政治世代交替,“年轻”、“务实”的候选人更有优势,所谓的“年轻化”是年龄的年轻化,更是选战策略,路线的年轻化。因选民结构的变化与新媒体的发展,“网络营销”的选战模式与“经济优先”的选战路线更具优势。

“九合一”选举或打破各方政治势力的大选布局

此次“九合一”选举,因两党实力的消长幅度过大,两党原本的“大选”“口袋人物”恐有所变化,而“白色力量”的代表柯文哲角逐大位的不确定性也有所增强。

国民党方面,因选举大胜,2020年大选的看好度陡然提升,各方政治人物角逐大位的企图心势必增强,目前相对聚焦的人选主要集中在刚刚当选的高雄市长韩国瑜、党主席吴敦义、新北市长朱立伦、前领导人马英九、前“立法院长”王金平等人。其中,韩国瑜在“九合一”选举中“一战封神”,不仅成功翻转民进党的“铁票区”,还助力其他选区的国民党籍候选人获得胜利。无论是党内威望还是民众呼声,韩都是“大位”最有力的角逐者之一。他的异军突起已打破了国民党原本的“棋局”。但参选仍面临较大障碍,即高雄市长任期未满与“拼经济”的落实力度。从民意支持看,韩国瑜俨然成为“蓝营新共主”。吴敦义自2017年8月就任党主席以来,在民进党多番政治打压下掌控党机器,在“无钱无粮”情况下带领国民党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可谓既有功劳也有苦劳,但从多家民调数据显示,吴敦义的看好度一直较低,尤其在选后,旺旺中时媒体集团的支持民调仅为1%,并且选举最后时刻讥讽陈菊的不当言论再次重伤自己的政治声望。民意支持度将成为吴争夺“大位”很难迈过的坎。朱立伦支持度一直维持优势不显著的领先,但在选后落后于韩国瑜,并且2016年的大选操作及大差距败给蔡英文,对其政治威望的折损较大,在此次选举中,也有布局大选的举动,如新任新北市长侯友谊、台中新任市长卢秀燕、台南市长参选人高思博都被视为朱立伦人马,也仍缺乏“光复盛景”的操作空间。另外,马英九在民进党司法追杀的情况下,勤走基层,卖力辅选,人气逆转直上,而王金平一路为韩国瑜保驾护航,在高雄一站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两人也很难在党内“一呼百应”。

民进党方面,选前蔡英文支持度虽一路滑落,但并没人可以真正威胁到她寻求连任,经过“九合一”选举的惨败,根据民进党的惯例,蔡英文已宣布辞去党主席一职。因背负“九合一”选举失利的原罪,反对蔡英文寻求连任的声浪四起,“逼宫大戏”已提前上演,蔡英文将面临“王权”守卫战 。从临时党主席的安排与蔡近期的言论观察,蔡英文对于寻求连任仍保持强烈的企图心。外界盛传蔡真正属意的临时党主席为英系的苏嘉全,因质疑较强,最终改由基隆市连任市长正国会林右昌接任,一方面林的另一个底色是“亲蔡”,另一方面与之前慰留赖新潮流系赖清德、陈菊一样有平衡派系,稳定党内局势的考虑。根据旺旺中时媒体集团的民调显示,蔡英文的支持度已触谷底,仅为4.2%。民进党内另外两位可能人选则为赖清德与郑文灿。赖清德一直有“赖神”之称,并被视为蔡英文最强有力的党内竞争对手。蔡、赖之间维持一种“面和心不和”的微妙关系。之前赖受邀担任“行政院长”的操作也出自于蔡英文防范其觊觎“大位”的政治谋算。赖清德的政治威望也在“九合一”选举中被损耗,但仍维持相当的看好度,根据民调显示支持度为19.5%。近日,新潮流系“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与“立委”段宜康均对外表态,赖清德会在年度预算工作完成后辞去“行政院长”一职,据此动向,新潮流系推赖争取党主席一职,并角逐大选的可能性增强。郑文灿素来有“胖诸葛”的称号,2014年在“蓝营”基本盘占优的桃园市战胜国民党籍参选人吴志扬,奠定党内基础,并成为新潮流系中最有实力的中生代。在此次选举中,郑文灿再次赢得连任,在“蓝绿”大幅度翻转的情势下,在传统“蓝营”选区为民进党保住了“一都”,声势大噪,看好度紧追赖清德,但任期未满、党内资历尚轻可能是其有所顾忌的因素。

第三势力方面,无党籍柯文哲也曾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中缔造“柯文哲现象”并成为“白色力量”的代表人物,在此次“九合一”选举前被视为第三势力中最有望能与国、民两党参选人在大选中分庭抗礼的参战人选。《风传媒》及《新新闻》委托“台湾指标民调”在8月的调查中显示,柯文哲以32%的支持度,超过赖清德的27.6%与朱立伦的24.4%,最被看好能赢得2020大选。但在选举的最后程,“柯文哲现象”的锋芒明显被“韩国瑜现象”所掩盖,并且因“韩国瑜现象”的外溢效应,柯文哲仅在台北市长选举中以3000多票的微弱优势险胜国民党籍参选人丁守中,(因选务程序造成台北市选举出现“边开票,边投票”等问题,国民党籍参选人丁守中以选举程序违法为由已提请选举无效诉讼)。柯文哲参选2020大选的气势在下滑,被认为缺乏全台范围内的影响力,看好度也在下降,是否参选2020大选仍存在变数。

各方政治势力2020年选战布局的发展态势

就目前的整体态势观察,“九合一”选举使得各方政治势力的选战布局形势更加混沌。国、民两党均将面临比较复杂的派系博弈,对于国民党而言,形势大好,具有参选意愿的人增多,初选激烈性增强,党内协调难度增大;对于民进党而言,形势惨淡,主张改革派与固守旧制派冲击力增强。2020年的局势发展有几个重要观察点。

一是韩国瑜党内权力的巩固与参选可能。“韩国瑜现象”已催动国民党的权力重组,其效应能够在选后持续延烧,并且能否在党内形成“质变”甚至固定下来,不仅决定国民党的路线,也决定了2020的选战布局。如果“韩国瑜现象”持续发酵,不排除韩能够摆脱任期不满的束缚,挟高民意参选2020。

二是民进党主席的人选。主席人选是民进党路线选择,选战布局的“风向标”,并相当程度地掌握政党提名规则的话语权。蔡英文上台以来,所采取的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坚持推动“柔性台独”路线,发展“新南向”,加速“远陆”进程的政策已在选举中遭到民意的否定。然而选后,蔡英文仍然坚持政策路线是正确的,需要反思的只是落实方式,其做法是否能够平息党内外反对声量,度过艰难期,尚不可知。但党主席作为“龙头”,能够推动路线转型,对于民进党能够解决路线困境至关重要。

三是柯文哲能否制造新议题获得高关注。台湾地区的政治制度加强了两党制的稳固,第三势力很难在大选中获得较大的生存空间,历任领导人均来自国、民两党。但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选战的兴起,无党籍柯文哲、政党色彩淡薄的韩国瑜均借助自身特质取得全台性的高热度,新曝光点的燃起或有扩大第三势力发展空间的能力。(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王义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