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J.D.Pover:中国新车质量下降 电子功能成质量“隐患”

作者:王瑞斌 翟亚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0-12 16:35:53

摘要:据J.D. Power官方介绍,今年的中国新车质量研究首次加入了国内市场热度极高的新能源车型,而新能源汽车的新车质量问题要远远高于传统燃油车,其主要问题是空调开启后的动力、空调、座椅材质等。

2018年9月27日,J.D. Power (君迪) 发布了2018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近7年,中国汽车品质每年都有提升,而消费者对于汽车品质的认知也有了新的提升。

根据J.D. Power给出的资料显示:消费者从关注车身划痕到关注车内异味,中国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经历了从“静态质量”向“感官质量”的转变。

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品质再次被甩开

2018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是基于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之间购车的33,404位车主的真实反馈。这些车主的反馈均是购车后二至六个月内遇到的问题,该研究覆盖了77个品牌的285款车型,相比2017年,品牌数增加了13个,车型增加了34个,今年也是J.D. Power连续19年开展该项研究。

研究发现,今年整体新车质量相比去年有所退步,而退步的原因主要在电子元器件方面,包括导航不够准确、语音识别差等设计类问题的增加。随着汽车制造技术和工艺的进步,故障类问题正在逐年减少。

从2011年到2017年,自主品牌已连续7年缩小与国际品牌在品质上的差距,最主要的原因得益于,自主品牌在三个领域(车身内装,配置、操控和仪表板,音响/通讯/娱乐/导航)超出了国际品牌,这直接拉近了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在分值上的距离。

自主品牌十余年来首次在三个问题类型上以微弱优势赶超国际品牌,但研究也显示,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的新车质量差距依然存在,差距最大的三个问题领域是发动机/变速系统、车身外观以及驾车经历,分别比国际品牌高5.8个PP100、3.7个PP100和2.2个PP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先生认为,自主品牌车型的产品质量从历史上看进步非常明显,但是相对于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品牌来说,由于自身在包括品牌、用户口碑与品控的积淀还不够深厚。瓶颈期是需要所有自主品牌提高重视,共同克服的目标。

而 J.D. Power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Jacob George认为。“与10年前相比,自主品牌从合资伙伴那里学到了很多经验,储备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汽车领域人才。但是在传统领域如发动机和变速系统方面,这些领域的改进需要长年的积累才能从量变转变为质变,并非单纯加大投入就可以立竿见影。”

而今年的提升点在于,一些频频被中国车主抱怨的质量问题也得到了有效改善。例如,车内异味改进,问题数比上年减4.8个PP100,其次是胎噪声过大(改善3.6个PP100)、空调开启后发动机没动力(改善2.7个PP100)、风噪声过大(改善2个PP100)和耗油量过大(改善1.9个PP100)。

J.D. Power中国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表示:“这些长期被车主抱怨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说明‘客户之声’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中国汽车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在新车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

新能源汽车故障远超汽油车

据J.D. Power官方介绍,今年的中国新车质量研究首次加入了国内市场热度极高的新能源车型,而新能源汽车的新车质量问题要远远高于传统燃油车,其主要问题是空调开启后的动力、空调、座椅材质等。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升,其主要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特有的多发性问题包括:停车辅助/倒车雷达故障或无法工作、内置蓝牙设备经常有配对或连接问题、车身饰板有缝隙/无法密合/歪掉等。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发动机/变速系统以及驾驶经历两方面的表现优于传统能源车。

在涉及安全性问题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欧阳明高认为,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没有年检制度,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密封失效或质保期过期后缺乏管理,隐藏不少安全隐患。尽快解决国内新能源汽车在推广、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纯电动汽车最大的风险就是电池的安全性,所以必须确保电池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电动汽车至少发生过10起已被媒体报道的燃烧事故,例如在最近几天,力帆650EV在广州,威马EX5在成都相继发生自燃。

J.D. 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表示:“做好一款消费者认可的高质量汽车产品,需要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我们看到自主品牌在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正在一步步迎头赶上国际品牌,也逐渐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但与此同时,自主品牌还需进一步对标国际品牌,补足短板,主动及时地去解决消费者抱怨最多的设计缺陷和故障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自主品牌在新车质量方面定能与国际品牌齐头并进。”

2017年中国消费者抱怨最多的前20个问题与去年完全相同,说明消费者持续报告的问题并没有被很好地解决。留下的问题也许解决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以“车内异味”为例,虽然今年“车内异味”继续排在消费者抱怨问题之首,但是自主品牌这方面的PP100在降低,取得了一定进展。这说明“车内异味”不是什么不可攻克的难题,而在于厂家和行业是否有足够的决心去攻克。

编辑:于建平 主编:赵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