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监管科技成金融科技的下一蓝海 互金巨头争相布局

作者:朱丹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9-28 19:28:00

摘要:金融创新和技术不断进步对金融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监管科技渐渐成为金融科技业与监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而监管科技的发展路径之一,不少人士则认为是监管部门可以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本报记者注意到,蚂蚁金服、度小满、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都将监管科技作为重要的布局领域。

监管科技成金融科技的下一蓝海  互金巨头争相布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金融创新和技术不断进步对金融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监管科技渐渐成为金融科技业与监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而监管科技的发展路径之一,不少人士则认为是监管部门可以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本报记者注意到,蚂蚁金服、度小满、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都将监管科技作为重要的布局领域。

“监管科技也是度小满金融非常重要的课题方向,度小满凭借数据、技术、平台优势,正在完善一揽子的监管科技解决方案,服务更多的监管机构。” 度小满CEO朱光此前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会上透露。

蚂蚁金服方面则介绍称,今年4月至今,已有北京、广州、西安、天津等7地金融局(办)先后与蚂蚁金服达成合作,装备了“蚂蚁风险大脑”,且有更多地方监管部门目前正在密集考察、调研中。

业内人士亦坦言,我国监管科技正在从概念走向市场,不过还处于起步阶段。

监管科技发展路径

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金融机构对监管科技需求或步入快速增长期。

毕马威(KPMG)的全球金融科技研究报告显示,近年监管科技领域投资快速增长,2016-2017年总共获得9.94 亿美元的投资,完成91 笔交易。

而本报记者注意到,这两年来,监管科技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早在去年,央行就提出“要强化监管科技(RegTech),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日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2018年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国际研讨会上也表示,要加快监管科技建设。“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资本市场变得更加复杂,监管技术和能力的提升也有了更多可能。”

“从监管端(Suptech)来看,面对金融科技背景下更加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监管部门有运用监管科技的充足动力。一方面,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监管机构渴望获取更加全面、更加精准的数据;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面对金融机构报送的海量数据,需要借助科技提高处理效率和监管效能。金融科技带来了新的风险场景和风险特征,也需要监管机构‘以科技对科技’去积极应对。”京东金融研究院发布的《Suptech:监管科技在监管端的运用》报告亦分析指出。

值得思考的是,又该如何开发监管科技?

“监管机构与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研发是一大趋势。除了自身建立金融科技部门、加强技术研发之外,金融监管机构也在寻求与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研发模式。” 京东金融研究院指出。

京东金融研究院还进一步表示,在这种模式下,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研发成本,同时由于金融监管机构运用监管科技的重要目的就是提升监管效率,更有针对性地对被监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因此在与被监管机构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也更容易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地进行相应指导,帮助其做好合规端的监管科技建设。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此前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亦指出,目前监管科技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金融监管部门独立研究与开发金融科技系统。二是金融监管部门将监管系统的研究开发外包。三是由金融科技公司进行研发,由监管部门、第三方进行评估,可以使用之后再进行推广,形成适应整个行业的监管科技系统。

互联网巨头争相布局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也注意到,监管科技正在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重要布局领域。

“今年4月至今,已有北京、广州等7地金融局(办)先后与蚂蚁金服达成合作,装备了‘蚂蚁风险大脑’。”蚂蚁金服方面介绍,“风险大脑”是蚂蚁金服的一个风险处理模型,可根据金融风险特征及各地方监管机构提供的专家经验建立风险模型,从企业股权、工商合规、产品经营、舆情分析、负面涉诉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计算出相关从业金融机构的非法金融风险、业务风险及合规风险,实现风险定性后,为监管部门提供处置依据。

蚂蚁金服“风险大脑”技术负责人张英还透露,未来,蚂蚁金服会将最新的区块链技术与风险大脑结合,将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监管科技平台和相关企业的行为“上链”,记录在同一个账本上,不可篡改,更有助于信息的准确和透明。“让科技成为地方监管的助力,帮助各个城市建立起本地化的风险防范能力。”

而除了服务金融机构,在度小满的服务版图中,金融监管部门也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

朱光此前表示,度小满金融已经有了一揽子的监管科技方案。宏观方面,有金融脉搏、金融地图、政务百家号;微观方面有风险监控系统、机构服务平台,全方位刻画企业画像,评估企业运营风险,并对异常交易进行预警,搭建起监管和机构的沟通桥梁。

据介绍,度小满金融正与某地金融办就已立案的数百家非法集资企业的实际经营地址挖掘展开合作。还将联合各地金融办构建专项金融地图,对辖区内相关金融机构进行标注,提高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辨识度等。

此外,在2017年12月,腾讯就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深圳市金融办达成战略合作,分别联合开发基于北京和深圳地区的金融安全大数据监管平台。

“监管科技正在从概念走向市场。支持这一走向的,既有理论上的研究,也有现实的需求,还有实践的探索。” 京东金融研究院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此前表示。

不过,总体来看,我国监管科技起步较晚。

“当前的情况是,监管科技在概念认知、范围界定上尚未取得共识,对于市场分析和竞争状况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上述京东金融研究院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分析指出。

兴业数金研究与规划团队亦表示,中国监管科技尚属于起步阶段,而监管科技业务势必将成为金融科技的下一个蓝海。

责任编辑:吴丽华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