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中信银行上半年“成绩单”:净利润同比增7.12% 不良“双升”

作者:朱丹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8-27 22:10:41

摘要:中信银行集团不良贷款余额608.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45%;不良贷款率1.80%,比上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对此,中信银行指出,主要因为严格不良贷款认定,对于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降级不良。

中信银行上半年“成绩单”:净利润同比增7.12%  不良“双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又一家银行半年报出炉!

8月27日晚间,中信银行公布的2018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净利润257.21亿元,同比增长7.12%;资产总额58,074.4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9%。

不过,本报记者注意到,该行不良“双升”。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不良贷款余额608.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45%;不良贷款率1.80%,比上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

对此,中信银行指出,主要因为严格不良贷款认定,对于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降级不良。

此外,数据还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百信银行客户已近400万户,资产总额213.04亿元, 营业收入3.37亿元,不良率0.25%。

实现净利润257.21亿元

2018年上半年,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各个银行的盈利状况也备受关注。

8月27日,中信银行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净利润257.21亿元,同比增长7.12%;实现营业收入810.52亿元,同比增长5.85%;其中非利息净收入达312.44亿元,同比增长15.39%。

不过,半年报还显示,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不良贷款余额608.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45%;不良贷款率1.80%,比上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

对此,中信银行分析指出,报告期内,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有所上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一 是本行严格不良贷款认定,对于逾期90天以上贷款降级不良;二是部分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融资成本上升,负担加大;三是国内环保政策升级,部分环保未达标企业关停,刺激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下游行业形成压力;四是部分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的企业信用风险暴露仍持续增加。

对于不良上升,中信银行董事长李庆萍在致辞中也坦言,主要是因为在国内信用风险进入新的敏感期的形势下,本行进一步严格不良贷款确认标 准,主动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不过,2018年上半年,该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61.61亿元,同比增长7.16%,拨备力度保持较高水平,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半年报亦指出,“报告期内,本集团努力改善贷款质量,进一步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力度,通过清收和核销等手段,消化不良贷款本金415.6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不少银行关注类贷款和逾期贷款也有所增加。

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 中信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172.83亿元, 占比2.54%,比上年末上升0.40个百分点。

“关注类贷款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部分行业和企业的风险暴露有所增加所致。”半年报指出。

百信银行资产总额达213.0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11月18日,由中信银行和百度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中信百信银行正式开业,初始注册资本20亿元, 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70%和30%。

而在报告期内, 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在维持原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又认购中信百信银行扩发的新股,增资后中信百信银行注册资本达4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百信银行客户已近400万户,资产总额213.04亿元, 营业收入3.37亿元,不良率0.25%。

“今年上半年,本行和百度对百信银行完成增资,为其资产业务快速发展提供了及时、有力支撑。相信,百信银行沉淀的金融科技能力,能为本行‘腾笼换鸟’开拓更多空间。未来,我们将继续孵化、寻找和把握商业模式创新机会,成为一家具有领先科技思维、强劲科技引擎的商业银行。”李庆萍表示。

战略转型红利渐显

作为2018-2020新三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中信银行推动了对公、零售、金融市场业务从“一体两翼”向“三驾齐驱”转变。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公司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436.49亿元,占全行营业收入的53.8%,已成战略转型“压舱石”。

与此同时,在零售转型进入红利期的背景之下,业务贡献也在快速提升。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281.29亿元,占全行营业净收入的34.7%;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196.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71%,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的62.9%。

中信银行表示,该行坚持客户为尊的发展理念,持续发力出国金融、薪金煲、智能投顾、信用卡等特色产品,实现业务持续较快增长。

李庆萍也坦言,近年来以建设最佳客户体验银行为目标,以优化管理机制和营销服务流程为抓手, 以渠道、产品、队伍为突破口,沉淀出一套自上而下的零售业务体系的结果。未来将继续构建智能化、流程化、标准化的零售业务体系,做大规模、做强服务、做佳体验,走价值化发展道路,促进该行收入结构更加均衡,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更加从容应对银行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等形势变化。

中信银行亦进一步指出,由“量”向“质”提升转变,金融市场业务也快速发展。上半年,在国内“去杠杆”以及国外经济金融严峻复杂的形势下,该行金融市场业务积极转型,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据悉,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金融市场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0.11亿元,同比增长82.73%;外汇做市交易量0.65万亿美元。该行重点打造同业金融服务平台“金融同业+”,截至报告期末,平台签约金融同业法人机构达1,011户,比上半年增长24%。

责任编辑:吴丽华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