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宣布共同成立动力电池合资公司!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7-06 09:49:49
2018年7月5日,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且将联合设立以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合资公司。双方将联合各自在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网、共享出行、海外市场等领域的优势资源,围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出行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合力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并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加绿色、智能的出行体验和服务。
据双方合作内容,双方有意向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进行资本合作,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业务。对此,双方拟联合成立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动力电池合资公司。
双方此次牵手,此举被外界看作是比亚迪青海动力电池工厂下线后,在电池领域的又一大动作,也是比亚迪向宁德时代吹起的反攻号角,同时也加剧了电池行业的竞争。
在大环境下,新能源补贴政策技术门槛不断提高,磷酸铁锂电池逐渐失宠。尤其是今年的补贴新政,明显倾向高续航里程、高能量密度车型,基本宣告磷酸铁锂电池退出乘用车领域了。
在政策的加持下,以三元锂电池为代表的宁德时代成功IPO,并开启了宝马加持德国建厂之路。而磷酸铁锂的代表企业——沃特玛则陷入资金断裂、工厂歇业的局面。
同时,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进入最后两年倒计时,从4月份开始,包括三星、LG、SKI在内的韩系三大电池公司高调启动在中国的新一轮投资。松下电池从2017年起接连在中国江苏、辽宁扩建基地;LG今年5月在浙江合资建立新能源材料企业;SKI也宣布将投入864亿韩元重启2016年在华合资项目,用于生产电池材料。
在竞争如此激烈市场,为适应大环境,比亚迪加紧了转变,开始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到竞争中去。比亚迪先是联合国轩高科、中冶集团和唐山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成立新合资公司,进行三元锂电相关项目的研究;而后董事长王传福向外界证实比亚迪电池已对外开放,“现在有很多客户在跟我们洽谈,我们也在做一些准备。”
一方面联合伙伴进军三元锂电,另一方面放开电池、对外供应,比亚迪展示出“积极开放”心态的同时,也向宁德时代发出宣战的信号。
宣战的信号一旦发出,反攻的行动就要展开,比亚迪首先做的就是动力电池业务拆分工作。今年3月31日,比亚迪锂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沈晞公开表示,比亚迪正在做动力电池剥离工作,预计2018年底或2019年初会拆分完毕,2022-2023年完成独立上市。
6月26日,比亚迪全新一代唐上市发布会上,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表示,只有开发,才能繁荣。“要把‘e平台’的所有技术,与全球同行们共享”,实现“开放+融合”的新生态。而电动车技术,将是比亚迪率先与全球同行开放共享的。
王传福的话音刚落,便传来消息:今年7月5日长安汽车将在深圳与比亚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暨电池合资合作框架协议。
电池仅是双方合作的一部分,比亚迪与长安汽车未来还将在新能源汽车整车、新能源产业链、智能网联、智能交互、无人驾驶等细分领域深入展开技术合作,基于双方PHEV、EV技术优势探索整车联合开发及共享平台,并通过汽车智能化技术的突破,打造全新的人、车、科技一体化移动出行新空间,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绿色、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
而在共享出行及海外市场业务等领域,双方将利用“长安出行”平台,投放比亚迪新能源车型,以形成优势互补,在共享出行领域联合构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同时,长安汽车与比亚迪还将共同探索KD工厂、渠道、服务等领域的海外市场合作,围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网约车业务的海外推广展开调研,共同实现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成长、壮大。
不到一年,比亚迪便完成了从“垂直整合”到“合作共赢”的改变,这也为比亚迪的动力电池打开了销售渠道。根据了解,除了将和长安联手,比亚迪还与长城、北汽、广汽等主机厂达成了动力电池方面的合作,而且包括车和家、零跑汽车在内的4家新造车势力有意与比亚迪就电池业务展开合作。
当前,汽车产业正面临规模空前的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成为大势所趋。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长安汽车和比亚迪选择开放共赢,选择强强联手,这不仅展示了双方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努力,更彰显了中国汽车品牌抢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发展先机的决心。(编辑:于建平主编:赵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