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接连暴雷 这次去刚兑必须扛住
冉学东
5月8日,上市公司中安消(600654)的债券早盘大跌40.76%,上交所不得不决定,暂停“16中安消”的交易,原因是未能于4月30日及时偿付“15中安消”债券本息,债券违约。
中安消的公告披露,公司生产经营正常,但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公司多项应收账款未能按预期时点实现回笼导致目前流动资金较为紧张。
不仅仅是中安消,5月7日,武汉凯迪电力股份201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11凯迪MTN1”未按期足额兑付本息,发生实质性违约。
中安消的公告道出了此次债券违约的实情,其他债务人违约,导致中安消的进一步违约。这表明,低信用等级的企业在去杠杆、打破刚性兑付的大背景下,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债务违约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如果把整个市场看作一个深浅不一的池塘,央行相当于放水的人,好的企业就是藏在深水处的鱼,差的企业就是留在浅水处的鱼,一旦央行不提供资金,商业银行打破刚性兑付,水平面就会慢慢下降,越在浅处的企业越早断了呼吸的空气。
所以就会发生生产经营正常,但是资金链断裂的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从年初截止到5月7日,国内已有19只债券出现违约,涉及公司包括四川煤炭、大连机床、丹东港、亿阳集团、中城建、神雾环保、富贵鸟、春和集团、中安消等近10家公司,涉及金额合计超过130余亿元。
去年以来对于企业融资环境影响最大的是三件事,一个是从去年开始的市场利率上涨,尽管存贷款基准利率没有上涨,但是大多数民企的融资通过债券市场,存贷款基准利率,跟他们没有关系。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是跟市场利率连在一起的,一旦市场利率上涨,就会让融资成本变贵,发债比较困难。此前依靠发债借新还旧的企业,或者发债解决流动性困难就不能实现,很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
尤其需要重视的还有外围市场的变化,全球经济进入全面复苏,美联储的加息缩表对于债务高企,经济发展脆弱的发展中经济体造成较大冲击。美联储加息往往加剧新兴市场国家的外债偿还负担,同时引起资本的外流,造成货币贬值,对其汇率、股市、债市带来巨大冲击,甚至导致金融危机。
近期,阿根廷8天内连续加息三次,4月27日加息300基点,将基准利率由此前的27.25%升至30.25%。5月3日阿根廷央行再次加息300基点,5月4日,阿根廷央行直接将基准利率调升到40%。中国香港也出现类似情况,除了5月4日,汇丰银行宣布即日起上调香港美元存款利率100倍,由0.001%上调至0.1%外,香港金融局曾多次入市,消耗美元储备买入港元。
而对于尚处于发展中经济体的中国经济而言,同样会受到一系列影响,去年开始市场利率回升,基本上就是中国金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缩表的一个回应:中美利差缩窄,一部分对利率敏感的资金,通过各种方式流出,只不过中国这几年恢复了严厉的资本管制政策,资金外流被抑制,问题还不是非常严重,但是对于资金成本和流动性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
其实也正是为了应对由于美联储加息缩表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中国监管机构也已经开始了应对,比如最近刚刚实施的“资管新规”,其目的就是打破刚性兑付、去通道、去杠杆,必然的结果是金融市场流动性趋紧,企业的融资环境就开始吃紧了。
资管新规把以下行为认定为刚性兑付:一是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人或者管理人违反真实公允确定净值原则,对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二是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使得资产管理产品的本金、收益、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实现产品保本保收益。三是资产管理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者兑付困难时,发行或者管理该产品的金融机构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者委托其他机构代为偿付。而以上行为正是最近今年最流行的,也是银行表外资产扩张、杠杆上升、债务加重的原因。而这次监管机构不仅对刚性兑付进行了严格规定,而且设置了具体的处罚条款。
这项政策一旦严格执行,那些盈利能力差的企业,不能自身通过生产现金流归还债务本息,立马就会出现流动性断流的风险,这种情况在2018年可能会愈演愈烈。
一旦出现风险事件,不论是相关部门还是市场,对于货币当局的压力都很大,希望放水,以发生系统性风险相要挟,这是最近今年常发生的。但是如果加快能管部门如果就范,在此通过宽松政策或者允许刚性兑付,那么这些低效率的僵尸企业就会继续存活,资源就被他们占用,真正的好企业难以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货币放水,长期维持低利率,会导致泡沫更加膨胀,经受外部冲击的能力更加脆弱,内部的风险也进一步酝酿,希望这次能够坚持住,为未来提供一个健康强健的机体。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