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他讲透了导致穷地方越来越穷的钓鱼政策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4-24 12:14:29

摘要:在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的过程中,贫困地区目前仍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短板。

他讲透了导致穷地方越来越穷的钓鱼政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在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的过程中,贫困地区目前仍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短板。

“我在去河南信阳考察教育时发现,一个只能容纳50个学生的班级,却坐了150个人,一个桌子本来只能容纳两个人,那里却挤了5个孩子,学生写字时只能抬起来一只胳膊,另一只手只能搁在原地不动,为此,学校负责人调侃,我们培养的都是‘一把手’。”4月21日,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任玉岭在“‘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地方脱贫攻坚’报告会”上表示,区域差别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的是政策问题,也有好多是协调不够。

“牵引器”也需被牵引

最近20年来,任玉岭每年都视察25个省以上,每年跑的城市接近上百个。他总结出一个规律,凡是被海包围或者是沿海,海岸线比较长的地区一般经济都比较发达,相反,一些内地或者是一些山区地方经济就发展缓慢。

“发展四十年以来,我国提出来让少数人、少数地区先富起来,这是没有错的,这是在资金缺乏、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先集中一部分地区让它更好地发展起来,然后让它起到带动作用,反过来推动全局的发展,这是必要的。但是,当一些地区已经发展起来、一些人已经富起来的时候,想转变这种路径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因为经济发展起来了以后就产生了一些惯性思维、惯性路径,还有既得利益的反应无限地加大,这样就造成了区域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任玉岭举例,比如,2001年提出来的西部大开发,越开发差距越大,原因在哪儿?就是有路径的问题、有惯性思维的问题、有既得利益反应加大的问题。

具体到实践中,任玉岭发现,比如修路政策,需要中央拿出一批钱,地方拿出一批钱,老百姓再拿出一批钱,这个“看上去很美”的配套,任玉岭在调研中却发现它是一个会导致穷的地方越来越穷的钓鱼政策。

“这类国家的投资,只有资金匹配才能搞起来,但是,一些落后的地方匹配不起,所以国家的钱也进不去,为此,很多钱反而都流向了可以匹配、有条件匹配的地区,最终导致边远的地区越来越穷,富裕的地区越来越富。”任玉岭称。

科技创新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放眼国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辅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临空经济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重大功能平台实践探索,创新政策,完善机制,推开了一扇扇全新的协调发展之门,正以点带线、由线及面,促进我国各区域板块之间加速“合纵连横”。

据记者了解,今后3年,我国要实现脱贫3000多万人,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玉岭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认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十九大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还有乡村振兴战略,都有利于解决好区域经济发展。其次,做好规划。要想搞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欠发达的区域一定要搞好规划,加大投入,搞好交通设施。再次,作为欠发达地区还要抓好教育,抓好老人扶贫。最后,抓好机遇,用好机遇。从前年开始,我国对研发的投入达到了1.67万亿,占GDP的2.11%,超过了欧盟居世界第二,这样大比例的投入,使得创新的土壤更肥沃、创新的条件更好了。

不过,有数据表明,从区域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的研发投入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其中的差距很大。同时,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主营收入占比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在投入还是在产出上,在创新发展上是严重滞后的。

为此,有众多专家呼吁,给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发展一些自主权,多把一些先行先试的政策放在中西部,允许它先行先试的政策可以覆盖所在地的企业和高等院校,要成为一个创新高地,首先它要成为一个改革高地。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