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就近养老服务体系初具雏形,北京民政“老”字头信息系统面临整合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4-20 23:28:13

摘要:自2016年起,北京市开始打造“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所谓“三边四级”,指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构建市级指导、区级统筹、街乡落实、社区参与“四级”服务网络,依托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乡养老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区域性养老服务平台,统筹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提供的各类专业服务和志愿公益服务。

就近养老服务体系初具雏形,北京民政“老”字头信息系统面临整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五年前,养老服务体系还是一个奢侈的名词,如今,北京已经进入到了这样一个阶段。

记者梳理发现,自2016年起,北京市开始打造“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所谓“三边四级”,指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构建市级指导、区级统筹、街乡落实、社区参与“四级”服务网络,依托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乡养老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区域性养老服务平台,统筹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提供的各类专业服务和志愿公益服务,实现老年人在其周边、身边和床边的“三边”就近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我们的各项政策、设施、以及包括数据在内的各种内容,都已经可以按这个体系重新考虑。”4月19日,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在“2018智汇养老北京高峰研讨会”上表示。

不过,李红兵认为,体系不是平均,体系各有侧重,分类分层当中有相应特定的内容。作为就近养老服务体系,更多体现在街乡镇和社区,在更广泛层面上提供更加专业、更加低成本的更好服务。而成本更高的服务往往针对特殊群体,比如,失能老年人、有精神残疾的老年人以及有传染疾病的老年人,这些在区级、市级层面有更加精准的专业设置,成为全市养老联合体的基本补充。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252个,每年辐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1000多个。两年共建成运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380家,其中农村幸福晚年驿站140家。

同时,据记者了解,从今年开始,北京老百姓身边将有越来越多的“老联体”,也就是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的出现。

“未来北京应该在‘三边四级’体系上做进一步的拓展,各个区会有自己的监管平台,街道也会有街道监管系统,这些平台服务于多个社区,不仅仅服务于北京社区和街道,可能服务于全国社区和街道。”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智慧养老50人论坛发起人左美云在论坛上表示。

这其中,如何构建一个既能够向上提供决策又能向下为老人提供很好服务的平台?养老大数据中心是整合各种资源的重要抓手。

据记者了解,北京正在改造一个事业部门,将在今年成立一个北京养老社会事务中心,简称北京养老大数据中心,力求把在民政系统内部的24个涉及到“老”字头的各类原有模块和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大的系统,该系统将针对老年人、养老服务提供者、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建立三类大数据,从而形成北京市区、街区包括跨社会层面整个养老服务大数据的中心。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