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险企“弱小可怜又无助” 国泰产险为何逆增长近100%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30 22:38:44
吴敏 冉学东
201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放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保险行业对外开放力度正在加大。对于外资产险公司,近年来情况似乎并不甚乐观。2017年外资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06.39亿元,市场份额1.96%,在今年1月份,这一比例更是降至1.72%,7家公司保费收入同比缩减,而2016年蚂蚁金服入主的国泰产险最近逆势而上,2017年实现保费收入近100%增长。受访专家表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以及对外开放将会给外资险企带来更多机遇。
多家企业收入持续缩水
外资财产险公司在市场中一直整体处于弱势地位,2017年,在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中,中资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0334.99亿元,市场份额98.04%;外资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06.39亿元,市场份额1.96%。在今年1月份,这一比例更是降至1.72%。
据保监会公布的1月份原保费收入数据,对比去年同期,22家外资产险公司中有近1/3的企业的原保费收入缩水,劳合社、现代财产与安盛天平的收入变化分别达到47%、37%和29%。
这种情况在2017年底已初现端倪,劳合社原保费收入2017年整年较上一年减少15.9%居于首位,同样还有6家收入情况不及上年表现。其中劳合社、爱和谊、现代财产、富邦财险及安盛天平同样出现在今年首月保费缩水的名单之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称,外资产险在市场中整体占比不到2%,不少企业存在保费收入波动的情况。一方面,因为在产险市场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同质化的中小企业无论中资外资,在市场竞争中总处于不利的地位,以车险为例,竞争导致的赔付金额比较高,除了在市场中有实力有资本打赢价格战的特大公司,一般的中小保险公司普遍是承保亏损的。再加之外资险企的性质和经营要求决定它不能常用这种方式来扩展市场,比较审慎,所以业务规模的发展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外资产险公司在国内的经营范围和网点仍然相对有限,这种情况也给他们的业务拓展带来诸多困难。而接下来监管层逐步开放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将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同时他提道,金融监管力度加强、防范风险,重点打击违法违规经营对这些希求进一步发展的中小险企来说是个好事,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做法更有利于提高外资的主动性,积极扩展业务。
逆势而起的国泰产险
而国泰产险逆势而兴,在2017年度实现原保费收入近100%的增长,而今年1月份同比增长近207%,在外资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的排名从第8位升至第5位,表现值得关注。
朱俊生称,国泰产险去年增长非常快,9月初的时候基本就超过上年全年保费收入了。它一般被认为是业内第一家传统保险公司与互联网金融科技相结合的经营主体,在传统保险与金融科技、互联网等方面的结合下了很大功夫。
2016年年中,蚂蚁金服入主国泰产险,使得公司整体目标转向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保险场景中的落地。互联网化的经营方式不仅可以满足C端客户新需求,更可以打破网点覆盖面较小等获客障碍,区别于传统线下销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期内积累更多用户,实现快速成长。同时,在客户维护阶段,信息化带来更高的运营效率,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这类的新技术应用也为它增加了很多亮点。而“阿里系”的背书也为国泰产险吸引客户提供了便利。
“稳”与“快”如何得兼?
虽然在收入规模方面看起来“弱小可怜又无助”,但在近日保监会公布的保险公司投诉处理考评情况中,外资产险一如往日表现上佳。在这项百分制考评中,2017年财产保险公司平均得分67.73分,44家低于平均分,其中22家外资产险公司中有14家都超过平均水平,且前7名均为外资险企。
其中,上述原保费收入在2017年全年及2018年1月同比均有所下滑的5家外资产险公司有4家评价在平均分以上,富邦财险低于平均分较多。
而在上文中提到的收入增加最多的国泰产险在投诉处理考评中表现最不理想,总排名60位。
正如前文提到的,2016年年中起国泰产险加码互联网保险。而在这次的投诉处理考评中,互联网保险企业普遍评分较低,如众安在线以48.88分在73家产险企业中位列69名;有“德国血统”、同样以互联网保险为卖点的安联财险以58.58分的成绩名列中位数之后。
这也暴露出,不仅是外资险企,互联网思维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仍处于摸索试探阶段,特别是在客户服务方面,技术与产品的配合仍未实现想象中的happy ending,仍有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互联网保险的“快”,与外资产险公司一以贯之的“稳”,在未来如何更好优势互补,似乎仍需更多的经验摸索。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93亿元,同比负增长2%,其中:车险保费307亿元,同比负增长23%;非车险保费186亿元,同比正增长80%。对于一些经验技术更有优势的外资险企,非车险业务的创新和客户需求探索或将成为一条适者生存之道。业内人士称,外资产险在专业保险领域的强势,源于其全球网络和专业团队的优势。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院副主任尹振涛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金融对外开放正在一步步推进,从银行、到保险、再到证券的顺序发展。这个过程中虽然可能会有反复现象出现(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外资产险企业市场份额缩减),但这些都是开放过程中的市场行为和选择,我们的WTO承诺不会改变,也就是对机构业务逐步开放,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也是印证了这一点。同时我们的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和水平目前也有了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所以我们愿意也有能力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做好风险防范和合理适度的监管。公平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监管层目前努力做的就是营造这样一个可以优胜劣汰的良性环境。如何将产品和经营方式设计得更加“接地气”,应是现今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时最值得慎重考虑的事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