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2月物价上涨不能简单看作是一次脉冲

作者: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09 19:15:41

摘要:此次物价上涨跟2013年9月最为不同的是世界经济的同步复苏,欧美经济增长强劲,日本经济复苏也逐渐确立,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也在复苏之中,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连涨好几年,石油价格冲破60美元大关,随着需求的持续回升,全球物价上涨应该是可以预期的,央行们已经采取措施提升利率。这次物价上涨不能简单看做是一次脉冲。

2月物价上涨不能简单看作是一次脉冲

冉学东

2月份的物价突然创出超过预期的2.9%,我们的通胀控制目标只有3%,这个数据至少说明,2018年整年,通胀将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将会抑制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

2月CPI同比2.9%,预期2.5%,前值1.5%,涨幅创2013年11月以来新高。

2013年9月我国物价上涨3.1%,创7个月新高,此后便一路下滑。2013年也是我国宏观经济下滑的时期,9月物价上涨的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6.1%,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3.1%,服务价格上涨2.9%。主要上涨因素是食品价格。

而此次价格上涨中,食品价格上涨4.4%,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消费品价格上涨2.5%,服务价格上涨3.6%。主要上涨因素也是食品价格。

但是也有不同,2013年9月的食品价格上涨高于此次1.7个百分点,此次非食品价格上涨幅度高于2013年的0.9个百分点;2013年9月服务价格上涨2.9%,比此次上涨低了0.7%。还有一个不同,2013年9月猪肉价格上涨 5.9%,而今年2月畜肉价格上涨只有2.0%。

也就是说,此次价格上涨跟2013年9月的上涨相比,食品价格的上涨因素要小得多,而非食品价格的因素要大得多,服务价格也要比2013年高,这些上涨因素相对具有可持续性。

2013年9月的价格上涨后戛然而止,随后便一路下滑;此次价格上涨可能将会持续。

按照统计局的解释,这主要受春节“错月”影响。今年春节在2月份,而去年在1月,春节“错月”致使2月份的对比基数相对较低,加之春节前后食品和服务价格环比上涨导致CPI同比涨幅扩大。

另外,主要受春节因素和气温偏低双重影响,全国大范围降温天气影响了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加之春节期间需求和消费量增加,使得2月食品价格上涨4.4%,影响CPI上涨约0.88个百分点;春节前后出行人员增多,推动交通旅游价格上涨。其中,飞机票价格上涨幅度最高达到19.7%。另外,春节期间城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人工费上涨,车辆修理与保养价格上涨最为显著,达到9.9%。

以上解释都很正确,但是有一点也需要关注,大多数年份春节期间都会出现降温天气,每年的春节都会推升物价,但是今年上涨更加厉害,比如服务价格,今年飞机票价格的上涨就比前几年厉害得多。

更为重要的是非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因为食品和能源价格容易受短期因素影响,一般不代表趋势性因素,剔除这两个因素后,观察到的物价变化,才更具有趋势性。

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工业加工类的食品价格上涨比较厉害,先是包括华润雪花、青岛啤酒在内的多家啤酒企业宣布,2018年1月1日起将对产品进行价格调整。随后,康师傅也开始执行新的价格,康饮茶/果汁系列提价2-3元。

此后,杭州娃哈哈集团传出对旗下系列饮料产品进行提价。不过最后哇哈哈集团澄清是对快线、茶喝果汁这些产品促销政策取消了。

关于调价原因,这些企业普遍的表述系“原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人员成本上涨”。不仅仅是这些因素,在食品饮料行业,随着消费的升级,进口产品也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于高质高价的消费理念日趋认同,这为消费端的涨价提供了可能。消费升级靠的是居民收入增长,收入增长来自于经济复苏。

另外,此次物价上涨跟2013年9月最为不同的是世界经济的同步复苏,欧美经济增长强劲,日本经济复苏也逐渐确立,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也在复苏之中,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连涨好几年,石油价格也已经冲破60美元大关,随着需求的持续回升,全球物价的上涨应该是可以预期的,央行们已经采取措施提升利率。

因此这次物价上涨不能简单看做是一次脉冲。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