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一二线城市去库存告一段落 三四线楼市仍在机遇期

作者:刘诗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07 17:23:10

摘要: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为新一年的工作定调。报告在楼市政策方面,总体延续了“房住不炒”的总原则,继续推行租购并举制度。解决群众住房问题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将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并支持自住购房需求。

一二线城市去库存告一段落 三四线楼市仍在机遇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两会报道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为新一年的工作定调。报告在楼市政策方面,总体延续了“房住不炒”的总原则,继续推行租购并举制度。解决群众住房问题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将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并支持自住购房需求。

与过去几年表述不同的地方是,在新一年的工作重点中,“去库存”并没有明确出现。多位专家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去库存的阶段已经基本上告一段落,但由于棚改还在继续推进,三四线城市楼市的机遇期仍然存在。

消失的“去库存”

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总结过去5年工作时,李克强提到了“三去一降一补”的成效,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热点城市房价涨势得到控制。而在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里,提出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具体措施集中在发展新动能、建设制造强国、破除无效供给、深化“放管服”几个方面,对去库存没有明确阐述。在住房方面,对新的棚改攻坚计划和公租房保障都做了明确部署,并强调房住不炒的定位,实行差别化调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与此相比,在2016年和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到了将去库存作为该年工作的重点方向。2016年首次提到“三去一降一补”,并要求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2017年延续了“因城施策去库存”的政策,并表示目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然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表示,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提法,现在的报告中其实已经没有了,从侧面也说明其实去库存的阶段基本上告一段落。但是一些间接的去库存的内容还是存在的,比如这次提到了关注群众的住房问题和居住问题,后续三四线城市尤其是贫困县等,可能还会有去库存的做法。

三四线楼市仍利好

报告提出,要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到2020年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500万套,今年开工580万套。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棚改计划自2005年首次提出以来,在最近几年达到高峰。2008-2012年,棚改新开工1260万套,2013-2014年开工820万套,而2015-2017年棚改计划开工1800万套,实际超额完成,达到约1816万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5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棚户区住房改造2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700多万户,上亿人喜迁新居。

棚改被认为是三四线楼市去库存的推动力之一。通过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政策,居民能够拿到数额不小的安置款,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地楼市的需求。

因此,新的棚改计划出台,也被普遍认为是三四线楼市的利好。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棚户区改造是2017年出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加速的一个重要政策,目前看,2018年依然会继续推进,住房困难家庭的房地产保障体系也在继续建立。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邹琳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2018年棚改总体规模大体不变,因为一二线城市棚改开始较早接近完成,从区域结构看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可能增加规模。在此前发布的楼市分析报告中,他多次建议降低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尽量采取实物化安置,也是出自避免冲击房价的考量。

严跃进指出,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机遇比以前相对小一点,红利有所减少,但县城去库存和棚户区改造也会带来一些机会。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