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首届华夏地产投融资峰会暨金瓴奖颁奖盛典成功举办

作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1-30 18:50:27

摘要:1月29日,由《华夏时报》主办、新浪财经、新浪财经大V频道联合主办的首届华夏地产投融资峰会暨金瓴奖颁奖盛典在北京泰富酒店举行。

首届华夏地产投融资峰会暨金瓴奖颁奖盛典成功举办

本报记者陆肖肖北京报道

新年伊始,京城地产界迎来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盛会。1月29日,由《华夏时报》主办、新浪财经、新浪财经大V频道联合主办的首届华夏地产投融资峰会暨金瓴奖颁奖盛典在北京泰富酒店举行。

活动现场高朋满座,百余名来自房地产及金融行业的嘉宾参会,成为众多业内人士的思想交流的平台。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直击楼市现状、洞穿房地产投融资新格局,台下不时传来观众的阵阵掌声。活动还采用了多渠道传播,拥有粉丝640余万的水皮微博进行了现场直播,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观看和互动。

本次峰会集合了一线财经专家学者,以财经视角权威解读房地产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以及新格局下房地产的投资机遇。对于豪宅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投资价值评析,对企业产品价值研究者与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分享与投资参考。除此之外,与会嘉宾还细致分析了2018年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走向,分享了最热门的房地产市场管理的长效机制,探讨了房地产行业变局和房产投资趋势,房企未来竞争格局,新时代房企融资模式等。

此次峰会与会嘉宾阵容强大,著名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房地产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新城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四川信托有限公司总裁刘景峰,泰禾集团副总裁沈力男,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济,风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黎等大咖云集,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头脑风暴。

华夏时报年度地产评选品牌“金瓴奖”揭晓

1.jpg

2.jpg

3.jpg

4.jpg

“金瓴奖”获奖企业

此次峰会期间,华夏时报年度地产评选品牌“金瓴奖”也在现场揭晓。“金瓴奖”是涵盖房地产企业、项目、品牌、人物等在内的全维度房地产价值权威榜单,记录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动荡巨变,见证中国人居住领域的创新、变迁和前行。碧桂园、华夏幸福、融创中国、龙湖、中国葛洲坝地产、绿城中国、鸿坤地产、鲁能地产、富力地产等多个企业、品牌、项目上榜,分别获得了2017年度影响力地产企业、2017年度产业发展促进企业、2017年度地产行业领军企业、2017年度卓越地产企业、2017年度科技力地产企业的荣誉。

金瓴奖2017年度榜单

2017年度影响力地产企业 碧桂园

2017年度产业发展促进企业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度地产行业领军企业 融创中国

2017年度卓越地产企业 龙湖集团

2017年度科技力地产企业 中国葛洲坝地产

2017年度产品创新地产企业 富力地产

2017年度投资价值地产企业 阳光城

2017年度优秀合作共赢企业 金科集团

2017年度发展力地产企业 新城控股

2017年度绿色创新地产企业 鲁能地产

2017年度领导力地产品牌 万科集团

2017年度影响力地产品牌 保利地产

2017年度产品力地产品牌 世茂房地产

2017年度竞争力地产品牌 绿城中国

2017年度稳健增长地产品牌 融信集团

2017年度工匠精神地产品牌 金地集团

2017年度资源价值豪宅 北京壹号院

2017年度资产收藏价值豪宅 泰禾北京•金府大院

2017年度口碑传播力豪宅 北京龙湖•景粼原著

2017年度产品竞争力大宅 葛洲坝南京紫郡蘭园

2017年度人居典范大宅 鸿坤•理想尔湾

2017年度典藏品质豪宅 绿城义乌•桃花源

2017年生态宜居别墅 阳光城·君山墅

2017年度极致服务价值豪宅 金科天玺

华夏地产专家顾问团聘书颁发

5.jpg

华夏地产专家顾问团多位专家接受聘书

据了解,“金瓴奖”评审团由华夏地产专家顾问团担任,该顾问团涵盖了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地产行业高管、媒体意见领袖领域多位杰出人士,致力于为华夏地产的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持,活动现场为多位专家顾问团颁发了聘书。

顾问团专家包括《华夏时报》总编辑、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四川信托有限公司总裁、专家顾问团副主席刘景峰,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专家顾问团副主席顾云昌,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专家顾问团副主席董藩,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知名投资导师、洪粉家人投资大学校长洪榕,独立经济学家、央视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钮文新,北大资源集团副总裁段舒怀,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毛大庆等十九位专家及业内人士。

水皮:金融对房地产的支持进入瓶颈周期

6.jpg

著名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发表演讲

对于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看法,与会专家有着多样化的解读。著名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表示,从2016年10月份算起,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新一轮宏观调控周期,新的周期也出现了新的情况,房地产的成交量和成交面积却创出了历史新高,房地产经过上一轮的报复性上涨之后,进入了平台整理期。进入这个平台整理期之后,宏观调控可能会有新的动作,在金融支持方面严加管束。现在流动性面临着收紧,M2已经回落到8.2%,未来三年金融政策会更加趋紧,已经提出了管住货币总阀门的说法,金融对房地产的支持进入一个瓶颈周期。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产品时代,需要靠各家地产公司的内在实力来定天下,创造一个美好生活的时代。

杨德龙:房产配置要选择核心区域、核心地段

7.jpg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发表演讲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楼市的调控的宗旨,就是让楼市回归到居住的本原。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了“房住不炒”的总的定调,其实就是通过政策的调控,防止大量资金集中在炒楼上,让更多的资金流入到实体经济。

“中国人的投资渠道非常有限,从大的方向来看,要么是炒房,要么是炒股,过去十年中国家庭大概70%的资产是配置在房地产上”,在杨德龙看来,除了一些刚性需求购房,房产配置一定要选择核心区域、核心地段。房价的决定性因素很多,稀缺性和区位是最关键的因素。楼市调控后,房地产市场会出现严重的分化,非核心区域的住房或许面临比较大的调整。

董藩: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

8.jpg

房地产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演讲中

会上,房地产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对房地产市场管理的长效机制做了详细分析,他表示,我国致力于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主要目标是为了降低房地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强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对体制的依赖;降低投资投机程度,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稳定。

董藩进一步指出,未来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建设或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土地市场的计划管理,提升国有企业对土地开发与房地产开发的参与程度;第二,继续实施限购、限贷、限售政策,可以适时放松,但不会取消;第三,在保持但压缩市场化供应的同时,重启体制内住房供应渠道,允许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自主建房、内部分配、低价购买、限制产权、封闭运行;第四,通过共有产权方式,解决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第五,通过放松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式,扩大建设用地和租赁房供应;第六,通过开放REITs市场、减免税收等方式,支持国有企业进入持有和租赁市场;第七,鼓励保险基金进入持有和租赁市场;第八,政府或国企参与租赁平台的建设,控制租赁价格,发掘税源;第九,研究开征房地产税。

欧阳捷:房价不会暴涨也不会暴跌

9.jpg

新城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欧阳捷演讲

关于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新城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判断,我国住房市场没有大起也没有大落,房价不会暴涨也不会暴跌。非都市圈城镇化接近尾声,都市圈惜土如金,发展受到限制,房地产市场的蛋糕一年比年小,未来楼市将呈现“大稳小乱”的态势,行业垄断加速来临。高能及城市住房将成为奢侈品,好地段核心商业仍然是投资品,高成长企业股票也是市场投资的潜力股。

新形势下资产配置与房地产发展新路径

10.jpg

新形势下资产配置与房地产发展新路径论坛

另外,著名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四川信托有限公司总裁刘景峰,泰禾集团副总裁沈力男,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济,风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黎,共同参加了一场精彩的圆桌论坛,探讨了新形势下资产配置与房地产发展新路径。

刘景峰提到,房地产本身是具有居住属性和投资属性的,但是不具有炒作的属性,未来房价总的趋势是平稳上涨,房地产在所有的居民资产配置或者投资产品中是最安全的,最能够抵御通货膨胀的。

沈力男也表示,房地产兼具居住和投资属性,在资产配置上,它具有不动产的特性,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会温和地保持这样一个节奏的上涨,不会大起大落。

周济认为,资产配置要选择人口净流入的城市,产业聚集度高的城市,更重要的是要选择那些文化历史资源深厚的城市。资产配置不是简单的一个风险管理的问题,应该是对资源的管理,这个资源说到根其实就是精神文化、历史文化资源。

王黎提到,同债券、大宗商品、股票相比较,房地产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资产。从二级市场的角度来说,风禾资产2018年会更加偏好大型的房地产公司,他们可以拿到成本偏低、优质的贷款。

搭建全新地产内容平台

据悉,为了站在更高的视角、更深入的了解和调查报道整个行业,华夏时报专门成立了地产事业部,吸纳人才扩充团队,并以增加了数倍内容输出,全新亮相。目前,华夏地产周刊除了每周报纸两万字以上的深度报道内容之外,每日在华夏时报网、华夏房地产官微,以及今日头条、网易、一点资讯、搜狐号等各大辐射平台都有大量的优质原创新闻出品。预计2018年,华夏时报地产周刊的内容生产量将有超过以往200%以上的大幅提升。报道方向上,华夏地产周刊将着重对上市公司、政策、以及行业资本动态进行关注,谨守媒体使命,坚信“思想创造价值”。

责任编辑:张蓓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