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北京银行探索特色农村服务模式 打造普惠金融亮丽品牌

作者:简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1-26 19:24:17

摘要: 3年来,北京银行共计发放富民卡60万张,并为4万余农户发放涉农贷款140亿元,户均35万,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让广大农民及时获得资金,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幅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

北京银行探索特色农村服务模式 打造普惠金融亮丽品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简宁 北京报道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北京银行始终自觉把服务“三农”作为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服务对象,通过持续创新,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发放惠农贷款上千亿元,惠及上千万农户和农民,打造了惠农金融亮丽品牌,并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普惠金融特别代表、荷兰王后高度评价。

特别是北京银行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联合专业涉农担保公司及当地政府部门,依托“富民直通车”品牌,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3年来,北京银行共计发放富民卡60万张,并为4万余农户发放涉农贷款140亿元,户均35万,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让广大农民及时获得资金,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幅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

依托“富民直通车”品牌

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富民直通车”包含“富民卡、富民贷、富民通”三大产品体系,满足农民 “融资”、“结算”、“理财”三方面核心金融需求。

据悉,针对农村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北京银行多次深入北京、河北等地的贫困山村,对贫困户情况进行摸排,了解农户实际困难与资金诉求。通过“银行外拓人员+村镇普惠金融联络员”的组织推动模式,将金融服务拓展至贫困户的“家门口”,并为农户充分简化申请贷款条件和流程,提供绿色审批通道,一周左右即可放款,满足农户生产和经营需求,并为农户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最大程度让利于低收入农户。

同时,通过易转账POS、超级网银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结算服务,减少现金流通,创新农村支付结算方式,开创农村无现金结算的“先河”,为农村支付环境和习惯的改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富民直通车”品牌自推出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4年11月,联合国秘书长普惠金融特别代表、荷兰马克西玛王后亲临北京银行在北京大兴区东辛屯村建设的“富民直通车”驻村金融服务站,并高度赞赏“富民直通车”金融服务。

2015年,北京银行凭借“富民直通车”等零售特色品牌,荣获《亚洲银行家》“中国最佳品牌建设”奖,同年获得最佳惠民金融服务大奖。

为提高“精准扶贫”的工作力度,北京银行已在京津冀地区重点发展村镇建立了38家“富民金融服务站”,并在257家金融空白村设立了便民取款点。其中,顾家台村地处太行山西部深山区,受发展条件的限制,一直是贫困村。

据悉,驻村金融服务站深入村镇,多为“零租金、低成本、高电子化”的“轻”站点,有效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使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此外,北京银行创新建立以“银行外拓人员+村镇普惠金融联络员”的组织推动模式,提升服务效率、防范业务风险。每个“富民金融服务站”设立普惠金融联络员,由村干部或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借助普惠金融联络员的力量,将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直接下沉到自然村。

2016年4月,北京银行在保定市阜平县顾家台村设立富民直通车金融服务站,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17年8月末,北京银行已为当地村民发放贷款90笔,总额767万元,有效地支持了当地农户脱贫致富。

2016年7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曹宇副主席专程参观北京银行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顾家台村建设的“富民直通车”驻村金融服务站,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银监会将北京银行案例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往各地监管机构及商业银行,宣传推广北京银行普惠金融扶贫工作经验。

推出“惠民金融”品牌

增进百姓民生福祉

惠民领域金融服务,不仅是企业公民责任所在,也是巨大的市场所在。北京银行在发展中始终将“服务市民百姓”作为鲜明定位之一,通过服务提升、品牌打造,铸就了鲜明特色。

北京银行致力于创新推出惠民金融产品,打造了“社保通”、“医疗通”、“教育通”、“安居通”等7大子品牌在内的“惠民通”金融品牌,覆盖居民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生活领域。

北京银行正式推出“北京通·残疾人服务一卡通”,启动金融服务应用,创新服务首都残疾人事业;“京彩e账户”落户高校,开创互联网场景化获客模式;推出“悦行国际”出境金融服务体系,整合拓展“旅游、留学、境外同业”三类合作伙伴资源,推出北京及南京两家出国金融中心及“留学创业贷”产品。

目前,北京银行独家支持北京市近2000万市民百姓医保结算服务,累计发放社保卡1854万张、“京医通”卡800多万张、残联卡已达50万张、互助服务卡430万张;发行京津冀旅游卡;中标北京市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财务一体化平台建设项目;推出高校综合服务方案。

此外,在信贷等方面大力支持公租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建设。首家京彩E家智能“轻”网点荣获“2014年度北京市银行业特色服务示范单位”称号。

创新探索模式

打造特色亮丽品牌

长期以来,北京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城乡统筹业务发展战略,创新探索特色化、专业化、精细化“三农”服务模式,打造了亮丽的特色金融服务品牌。

北京银行抓住“镇域”这个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和枢纽,创新打造了“镇域金融”特色服务模式,以专属方案和专业团队,实现融资业务的批量式开发,被人民银行评为“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创新案例”。

可以看到,北京银行打破城乡金融服务的“二元性”,构建农村金融网络,完善郊区网点布局;实施批量开发、规模效应的镇域金融工程。

2012年,与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启动“支持首都‘三农’暨镇域经济金融服务”,推出“农乐贷”等“镇域经济”专属特色融资产品,促进首都乡镇经济发展。目前已与十余个重点乡镇签署镇域经济战略合作协议,其中“荐信贷”产品被人民银行研究局选为“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创新案例”。

另外,北京银行积极打造丰富多元、创新领先的产品服务组合。建立活动宣传、政策服务、企业对接平台,满足涉农重点领域、客户资金需求。发布“富民直通车”郊区特色金融服务品牌,包含“富民卡、富民贷、富民通”三大系列产品,满足农民“投资理财、贷款创业、支付结算”金融需求。

同时,发放北京市首笔农民专业合作社集合信托,为10户市级示范合作社提供1970万元的资金支持,促进2万余农民增收致富。支持北京平谷正大绿色方圆300万蛋鸡现代化产业项目,开创了由政府、银行、龙头企业三方共同扶持农民的“四位一体”支农贷款新模式,实现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主力、银行主资的有机统一,成为中国新农村实现“百年现代梦”的缩影。

未来,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打造综合性功能中心支行、镇域内属地专营支行、微型智能网点,将服务延伸至农村深处;组建专属团队,满足区县相关部门对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的需求,将镇域金融扩展、延伸,探索“村域金融”项目,实现“三农”产品的再提升。

丰富品牌内涵

拓宽惠民覆盖半径

为进一步丰富“富民直通车”品牌内涵,北京银行推出“2.0版金融服务站”,实现一站式快捷发卡、业务签约、产品购买、小额取现、生活缴费等多种金融服务功能,同时积极争取人民银行政策补贴,发展金融服务站、助农取款点、流动站点等多样化站点,扶植分支机构拓展目标村镇落地建站,结合互联网技术、智能化设备改善农村地区基础金融环境、拓展普惠金融覆盖范围。

目前,北京银行已在京郊构建起涵盖41家营业网点、31家精品富民直通车金融服务站、256家“村村通”助农取款点、7000个M-POS商户的惠农服务网络,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200亿元,服务居民、农民超过850万人次,为首都城乡一体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不仅如此,北京银行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以产业化农户为核心,按照民俗旅游、农业供应链模式、合作社模式等不同业态,完善富民贷产品体系,通过“总行引导、分行发起”,自下而上形成“一行一策、百花齐放”的创新氛围,针对各分行客户和特色产业构建农业产业产品体系。

同时,启动首只惠民农业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优秀涉农企业发展,通过示范效应撬动上百亿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建设,解决企业获取资金途径狭窄、个人难以投资规模化农业等难题。

此外,北京银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普惠金融”的服务理念,多年来积极开展公众教育服务,在“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中,坚持“全国统一、兼顾特色”的思路,在全国设立集中宣传点300余个,组织专题宣传活动300余次,发放宣传折页50余万份,发送宣传短信30余万条,覆盖人群200余万,广泛宣传用卡安全、防范非法集资、防范诈骗等金融知识,为金融消费纠纷的解决发挥了有效的疏导作用,切实提高了公众金融知识水平、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了市民的金融素质。

编辑:严晖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