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酒业苏醒 停牌4年后面临重生困境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2-22 21:33:1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停牌多年的国内知名葡萄酒企业王朝酒业终于在12月下旬发出了久违的公告通知。但是等来的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而是包括其董事长在内的主要管理层的全部更迭。
其实从2013年开始停牌后,外界便很少听到王朝酒业的消息了,有关王朝酒业的传闻一直因为没有依据成为了猜测,直到王朝酒业的管理层大换血,外界才对其业绩一睹真容。按照最新的业绩数据,这家老牌葡萄酒企业依然是亏损状态,这也意味着留给新管理层的业绩“窟窿”之大。不过,停牌了4年的王朝酒业究竟发生了什么依然令人好奇。
管理层大换血
按照王朝酒业最新的人事任命,自2018年1月1日起,郝非非因退休将辞任及不再担任王朝酒业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其职务由孙军接任。同时,王朝酒业总经理尹吉泰不再担任王朝酒业执行董事及总经理(其职位相当于行政总裁)职务,其职务由李广禾接任。财务总监杨志达也将辞任但将留任王朝酒业主席顾问,而财务总监一职由何耀森接任。
一连串的管理层更换不禁令外界对王朝酒业这家企业产生了一些好奇。
自2013年3月22日停牌以来,王朝酒业的成绩单便是一推再推,直到近日才公布2012年-2015年的年度初步业绩。累计算来,王朝酒业在此期间的亏损总额达12.65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0.7亿元。不过,在连续卖掉几个酒庄后,今年8月11日,王朝酒业相继发布盈利警告。虽然王朝酒业依旧处于亏损之中,但是根据其8月11日的公告显示,预期截至2017年6月30日6个月的未经审核的综合亏损金额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50%,其亏损开始收窄。
针对4年间的业绩变动原因,王朝酒业做出相应解释。总结来看,主要都是顺应市场需求,将销售转向中低档次产品所致,还有就是政府限制宴请、宴会等政策导致的营收减少。
久久停牌中的王朝酒业突然放出这样的亏损消息,一时间难以令人接受,毕竟作为国内第一批,也是天津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王朝酒业也曾经辉煌无限。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王朝酒业的巅峰时期。彼时的王朝酒业,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同时被指定为“国宴用酒”,被270多个驻外国使团用作招待外国贵宾。
一场停牌后的没落
有关外界一直好奇的王朝酒业停牌4年多的背后原因,其实是缘于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其的指控。
据了解,在2013年3月22日,王朝酒业突然宣布,公司股票于当天起停牌。王朝酒业随后指出,公司核数师普华永道(香港称: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通知公司,该会计师事务所接到匿名人士提出针对王朝酒业事项的指控。
在上述匿名信中,匿名人士对王朝酒业与若干经销商的销售安排、存货差异、销售开支的确认及分类、库存等事宜提出了四项指控。而王朝酒业指出,公司审核委员会已经委托第三方顾问对上述指控展开独立调查,并于2016年完成。
不过这并不是造成王朝酒业没落的根本原因,只能说是被外界关注的导火索。
2005年王朝酒业顺利登陆资本市场,成功在香港上市。虽然现在国产葡萄酒普遍哀鸿遍野,但在当年却是国产葡萄酒兴起的开始之年。当王朝酒业的竞争对手张裕厚积薄发,一跃成为市场第一;长城紧跟张裕位居第二,王朝酒业不得不将占据了7年第一的宝座拱手让人,从那时候开始,王朝酒业便开始走了下坡路,再也没重新回来过。
其实,面对张裕和长城的前后夹击,王朝酒业并不是没有努力过。例如在2009年,王朝酒业还在上海开设了葡萄酒会所、直营店;在天津、上海相继成立了销售分公司等战略改革。然而遗憾的是,王朝酒业却终究难挡颓势。自2012年,王朝酒业彻底陷入亏损状态延续至今没有止亏。
一位葡萄酒专家表示,王朝酒业市场占有率的下降与其定位有着直接关系,王朝酒业专注于高端葡萄酒,在中低端葡萄酒涉及较少。但是在2005年后,大众葡萄酒市场逐渐被打开,张裕和长城乘势而起,产品布局横跨多个档次,王朝酒业便落了下风。
确实,《华夏时报》记者在走访市场时也发现,在终端消费市场,国产葡萄酒依然被张裕和长城两大企业占据,王朝酒业旗下的产品寥寥无几。
能否重新站起来
就是这样一家大起大落的葡萄酒巨头的陨落,不免令人唏嘘不已。而王朝酒业又能否重新回归大众视野,重新进入第一梯队?
当下,王朝酒业一面在出售旗下资产,一面又传出被收购的消息。
今年6月份,王朝酒业发布协议出售酒堡及相关设施的公告,协议出售的初始价格为人民币4亿元。据悉,王朝酒业出售的酒堡是王朝御苑酒堡,号称亚洲单体最大的酒堡,竣工于2010年王朝酒业的鼎盛时期,一度被赋予凸显王朝“中法合璧”基因、展示葡萄酒文化以及扩大国际影响的使命。目前酒堡出售事宜已敲定,最终作价4.2亿元,收购方为张家口达生颐养大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同时,今年早些时候,《华夏时报》记者曾经报道,郎酒上市有意要借壳王朝酒业,但后来也没了下文。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变卖资产能够解一时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如何自救?正处在风口浪尖的王朝酒业自然给了外界很多遐想。
对此,酒业专家杨承平认为,当下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国产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都在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消费葡萄酒的氛围越来越好,葡萄酒消费群体日益增大,留给王朝的除了诸多挑战,还有机遇,王朝能否“重生”还在于自身。如果有外部资本力量介入,从渠道构建、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入手,对企业进行重新打造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